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新义

周易新义

一卷。辑佚书,唐徐郧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徐郧生平事迹不详。其书不见于新、旧《唐书》,盖已久佚。《唐会要》记载:太和元年(477)六月,直讲徐郧《周易新义》凡三卷。孔颖达《周易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均不采录。马氏据宋吕祖谦《古易音训》及晁氏所引,并参以房审权《周易义海》,辑为一卷。马氏还辨证文句脱误及经字多寡,颇多参考价值。今存玉函山房本。

猜你喜欢

  • 读论衡

    一卷。清俞樾撰。俞樾生平事迹详见《群经平议》。王充《论衡》,包罗宏富,可以证经,可以考史,也可以推证百家诸子等。俞樾阅读《论衡》,每有心得,随笔札记,以成此书。此书借以推证他书之处颇多,如“水潦降不献

  • 四书衷是

    不分卷。清孙绳武撰。孙绳武,字文辅,善化(今湖南长沙县)人。是编大旨以圣贤之言精微广大,非朱子为之集注,后人无由窥测。因而全部以朱子为宗。又以仅守一说为寡当,故参以《朱子语类》、《朱子或问》、《四书大

  • 伤寒论方

    一卷。金成无己(见《注解伤寒论》)撰。该书对《伤寒论》中二十个常用方剂进行了阐述。先列方名,阐释方义原理、适应病症,再列出方剂配伍及加减原则,最后说明注意事项。该书是探讨伤寒方论的专著,与《注解伤寒论

  • 古本大学质言

    清刘沅撰。沅著有《四书恒解》,认为文字简略,学者拘泥于常说,不能遽通其义,故又作此书,朴实说理,期在人人可知,故名《质言》。是书大旨多主义理,唯不宗宋儒。如谓“明明德”三字,“明明”二字相连,明而又明

  • 集验背疽方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

  • 春秋列国表

    不分卷。清马骕(详见《左传事纬》)撰。马骤精通《春秋左氏传》,著有《左传事纬》十二卷、《绎史》一百六十卷、《春秋二十国年表》等。其中《春秋二十国年表》上起鲁隐公,下至获麟,将春秋时大小二十国的史事按年

  • 夏忠靖遗事

    一卷。明夏崇文撰。夏崇文字廷章,湘阴(今属湖南人),生卒不详。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乃明臣夏原吉之孙。夏原吉,字惟哲,历洪武至宣德(1368-1435)五世,累官至户部尚书

  • 礼表

    一卷。清郑士范(生卒年不详)著。士范,字伯法,一字治亭,凤翔县(今陕西省凤翔县)人。自幼潜心正学,躬行实践,事继母以孝闻。道光二年(1822)解元,以知县拣远贵州,擢平越知州,所至为政清明,颇有政绩。

  • 春秋义疏

    无卷数。清蒋家驹(详见《尚书义疏》)撰。此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之说为蓝本并融入自己的看法,然而既未能避免胡《传》牵强苛刻的弊病,作者自出之新意也往往流于穿凿臆断;且作者理路似欠明晰,多有“后文每事示讥

  • 五经正义表

    一卷。卢文弨(1717-1796)录。卢文弨初名嗣宗,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渔,又号檠斋,粲斋,晚更号弓父,又号抱经,署鬯庵,万松山人,人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今浙江杭州)人,清著名的校勘学家、经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