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丁氏传

周易丁氏传

二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丁氏即汉景帝时梁孝王将军丁宽,字子襄,据《汉书·儒林传》说宽受易于田何,“作《易说》三万言,训诂举大谊而已”。《汉书·艺文志》易家中有丁氏八篇,《隋书·经籍录》不著录,概早佚。因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于《子夏易传》强充《丁氏传》,马氏以晋人荀勖为据。王俭《七志》引刘向《七略》已断《子夏易传》为汉韩婴作(《子夏易传》作者为谁,聚讼纷纭)。故以《子夏传》为《丁氏传》,不可信。尚秉和已有考证,可参。今有玉函山房本。

猜你喜欢

  • 古今图书集成

    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一万卷。清陈梦雷(1651~1741)原编。清蒋廷锡(1669~1723)等奉敕校勘重编。陈梦雷字则震,一字省斋,晚年号松鹤老人。福建闽侯人。康熙年间进士,受编修。为康熙第三子诚

  • 燕翼诒谋录

    五卷。南宋王栐撰。王栐字叔永,号求志老叟,宋无为军(今属安徽)人。曾为官于宋淮北山阳(今江苏淮安)。《燕翼诒谋录》记北宋建隆至嘉琇间的典章制度,共一百六十二条,并详论其兴革得失之由。王栐写作此书的目的

  • 采芹录

    四卷。明徐三重(详见《余言》条)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

  • 南阳府志

    十二卷,明杨应奎纂修,曹鼎、谢崇补遗,张嘉谋校注。杨应奎,字文焕,山东益都人。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嘉靖初年来任。张嘉谋(1874-1941),字中孚,自号梅溪钓徒,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

  • 广名将传

    二十卷。明黄道周(1585-1646)注断。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漳浦(今属福建)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崇祯时,因言时事屡遭贬官。北京失陷后,又辅政南明福王,

  • 陆氏世史钞

    六卷。明陆浚源撰。浚源字号不详,平湖(今属浙江)人。生卒事迹不详。自称陆贽二十九世孙。该书专记历史上陆姓之人事迹,并作为谱谍,考述世系。采陆氏人名见于正史者,共计120人。各录其史书本传,汇为一编。寓

  • 洪范口义

    二卷。宋胡瑗(详见《周易口义》)讲授,瑗门人编录。《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旧传为商末箕子所作,近人或疑出自战国时人之手。周武王灭商后,向箕子询问治国方略,箕子依据《洛书》,详细阐述了五行、五事、八

  • 说颐

    八卷。明余懋学(生卒年不详)撰。余懋学字行之,婺源(属江西省)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力历初擢为给事中,忤张居正,斥为民。后累迁南京户部右侍郎。懋学素以直节著称,其所撰《十蠹》一疏,尤为时所重,

  • 春秋三传经文考异

    一卷。清沈淑(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撰。该书是作者所撰《经玩》中的一种,成书于清雍正三年(1725)前后。书中不载《春秋》经传全文,只取《公传》、《公羊传》、《穀梁传》详加校雠。凡是经文有不同的

  • 春秋辨疑

    四卷。萧楚(1060-1130)撰。萧楚字子荆,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代经学家。元符乡举,考进士不第。时蔡京当国,禁《春秋》学,萧楚愤嫉其奸,预言蔡京当仿王莽篡国,发誓不出仕。遂隐居三顾山下,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