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代武举考

历代武举考

一卷。清谭吉璁(详见《延绥镇志》)撰。武举,乃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始于唐代,后历朝皆因之,不定期举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代沿袭,考试科目分外场和内场,分别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及默写武经,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均与文科同,仅加“”字以别之,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本书叙历代武举之制,间引唐宋诸儒奏议参证之。征引较广,资料颇丰,但亦不免疏漏,如宋代武举之法屡屡变化,出官之法也很复杂,本书却略而不叙;金皇统时特设武举之科,至贞珰时又跟进士同样赐予敕命章服,此事在诸史纪志中记载甚详,本书却未征引。总的说来,本书对历代武举制度的考查记述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有浙江巡抚采进本、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沈归愚自订年谱

    一卷。清沈德潜(1673-1769)撰。德潜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吴县)人,清代著名诗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年97卒,谥为文悫,有《沈归愚诗文全集》等书。此谱为

  • 剡源戴先生文集

    三十卷。元戴表元(1244-1310)撰。戴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自号质野翁、充安老人。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宋咸淳进士,任建康府教授。元大德中授信州路教授。调婺州,移疾归。《元史》有传。此集又称《

  • 平滩纪略

    六卷。清李凌汉编。李凌汉,又名李本忠,湖北汉阳人。其祖贸易川江,溺毙而尸未获。父覆舟遇救,母闻耗仰药。凌汉抱先人之隐痛,悲行旅之多艰,矢愿他日有力,必凿尽诸滩而已。其后商业发达,遂偿夙志。于嘉庆十年(

  • 日涉编

    十二卷。陈堦撰。陈堦,字升也,应城(今属湖北省)人。该书采录与时令相关的故实、诗歌,按时令编次。每月一卷,先叙月令、节候,再以三十日依次叙列,故实居前,诗歌继后。书前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巩昌知

  • 称人心

    二卷。清陈二白(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二白字于令,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本剧与《风流配》情节大体相同,但剧中人物姓名、诗词各异。可能当时传闻其事,编导者各编演一剧。写宰相卫廷谟

  • 六书古微

    十卷。近代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又字奂仿,号直山,又号渔水,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授吏部主事。反对戊戌新政与辛亥革命,被镇压。学博而精,治学一宗许慎、

  • 周礼政要

    二卷。清孙诒让撰。此书前有光绪壬寅(1902)籀庼居士序(即自序),又有瞿廷韶序。此书自《朝仪》至《收教》,凡四十篇,体例是先列《周礼》经文与郑玄注于前,然后讲论与《周礼》相合的西方政制。此书主旨在于

  • 史论初集

    无卷数,清朱直撰。朱直,字少文,江苏人。《史论初集》是为驳正宋人胡寅的《读史管见》而作,其中颇有持平之论。胡寅所论有些偏激;其论人则以孔子、颜回、孟子等为楷模,其论事又以虞夏、商周为典范,其用词过于激

  • 龙龛手镜

    四卷。辽释行均(生卒年不详)撰。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氏,通小学。此书是一部按部首和四声两相结合排列的字书。卷首有辽圣宗统和十五年七月一日燕台悯忠寺(即今北京法源寺)释智光(字法炬)序。智光认为有了这部书

  • 兰台摘稿

    二卷。明刘曰梧著。分上下两卷,曰梧按皖六郡,纲举目张,平情以行法,持法以抑情,此集皆明大体,识时务,不激不阿,一当于法,其中多直言极谏,又援引亲切,善动人心,得建言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