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剪灯余话

剪灯余话

五卷。明李祯(1376-1452)撰。李祯字昌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明代文学家。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李祯博学多识,参与修纂《永乐大典》。后任广西、河南左布政使,有政绩。著有诗集《运甓漫稿》、《容膝轩草》,词曲集《侨庵诗余》和《侨庵小令》等。《剪灯余话》是他仿效瞿佑的《剪灯新话》所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二十二篇。该书思想内容平庸,好用典,且多用华丽偶句,于故事中插入不少与情节关系不甚紧密的诗词,炫耀才学。最多的一篇故事中有二十余首诗词,喧宾夺主,显得冗赘。其中有价值的是男女恋爱故事,如《琼奴传》、《秋千会记》等。《琼奴传》写一对青年男女的悲欢离合,男主人公徐苕郎以诗才赢得婚约,后来被权贵迫害致死,有对封建时代黑暗现实的批判揭露。但女主人公琼奴在拼力为夫申冤雪仇之后,又从容投水殉夫,宣扬了封建道德。《秋千会记》写元代一对蒙古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为抗拒父母嫌贫爱富悔婚约而自尽,后死而复生,与爱人相聚。明代小说家凌濛初据此篇改写成话本《宣徽院仕女秋千会,清安寺夫妇笑啼缘》,收入《拍案惊奇》(初刻)卷九。明代谢宗锡的传奇《玉楼春》,也主要取材于《秋千会记》。该书明清时有刻本,篇数不全。董康诵芬室据日本庆长、元和间刊活字本翻刻之本为足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周夷校注本,为现今通行本。

猜你喜欢

  • 刊定尚书古今文注

    二十卷。清丁宝桢(1820——1886年)刊定。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卒谥文诚,有《丁文诚公奏稿》等。此书卷首有丁宝桢自序,卷中题孙星衍撰注,大概是就孙星衍的《尚

  • 秋江诗集

    六卷。清黄任(1683-1762)撰。黄任,字莘田。福建永福(今属何地不详)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四会知县。多善政,有砚癖,自号石砚老人。好宾客,长口辩,尤工于书法。其诗效法温、李,往往

  • 西樵语业

    一卷。宋杨炎正(1145-?)撰。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年五十二岁始登第,为宁远簿。甚为丞相所知,除掌故之令,曾知藤州、琼州。工词,著有《西樵语业》。是书共录杨炎正词三十七首。其中与辛弃

  • 发墨守

    一卷。汉郑玄(详见《乾坤凿度》)撰。何休著《公羊墨守》,捍卫《公羊》学,郑玄针对何氏之书著《发墨守》,攻击何氏之学。今书只存四条,是宋王应麟从诸书中辑出的,与《箴膏肓》、《起废疾》合编为一书,《四库全

  • 春秋通说

    十三卷。黄仲炎(生平不详)撰。黄仲炎字若晦,永嘉(今属浙江)人,宋代经学家。穷经笃古,老而不第。黄氏不是朱熹门人,但其说却以朱熹为宗。黄氏认为:“《春秋》者,圣人教诫天下之书,非褒贬之书也。何谓教?所

  • 槐庐丛书

    五编,四十六种,二百三十四卷。清朱记荣编。朱记荣字懋之,江苏吴县人。藏书极多,曾按类编排古籍,成《经学丛书》、《金石丛书》、又汇辑清代考据家著作,编成《槐庐丛书》,对古籍整理有很大贡献。此丛书所收著作

  • 强恕堂诗集

    八卷。清高之騱(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高之騱,字仲治,山东淄川人,生卒年均不详。为侍郎高珩之子。擅长于诗,诗学唐末香奁体和北宋西昆体,词藻华艳,姿致有余。敖陶孙认为秦观词“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

  • 寻壑外言

    五卷。清李绳远(1633-1708)撰。李绳远,字斯年,号寻壑,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由诸生入国子监,考授州同知,与弟李良年、李符皆有文名,时称“三李”。著有《獭祭录》五十卷、《正字通补正》二十卷等。

  • 礼记要义

    三十一卷。宋魏了翁(详见《周易要义》条)撰。《宋史·儒林传》载了翁《九经要义》,明代已不全。《四库提要》著录《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左传》四种,而《礼记》缺残。后阮元从宋刻影抄,并撰

  • 补辑风俗通义佚文

    见《风俗通义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