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利川县志

利川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何蕙馨修,吴江纂。何蕙馨,字仲香,河南息县人,增贡,官利川知县。吴江,字枫桥,本县人,贡生。按利川,向属土司,明以来,先属菱州,后属施州卫,乾隆元年(1736)改利川县,以忠孝、忠路、沙溪三司隶之。县志同治以前未有成书。何蕙馨知县事,思创修邑志,集绅耆商榷,称昔年修郡志时,吴江曾主其事,征文考献体例悉谙,延吴江纂修,于同治四年(1865)成书。《利川县志》同治四年刻本。此志所列大纲,一遵道光府志。利川自改土归流,始为内地,历代沿革考证维艰,府志统纪六属,载利川事甚略,疆域志依据省郡二志,参以《明史》及《明一统志》,详稽忠孝、忠路、沙溪三司废置时代,分别注明。利川越在边鄙,前代分隶土司,文武职秩不能详悉。改县以后置县令,立学官,增营弁,有档案可稽。文章政事卓然可述者不乏其人,官师志中,凡府志已载皆备录,自道光以后增二十余人,其政绩可纪者则小传附。艺文一门,府志所采寥寥无几,此志搜罗较广,凡诗文有关政治风土者,不论其人存没皆采录,此志乘中创例。此志虽属创修,其立纲分目以府志为依据,可称大体具备。② 十四卷,首一卷。清黄世崇纂修。黄世崇(参见光绪辛丑《归州志》),官利川知县。利川改县后,历一百三十余年。至同治四年(1865),县令何蕙馨创修县志,仓促成编,故体例未完善。黄世崇于光绪二十年(1894)补修,成志。《利川县志》光绪二十年钟灵书院刻本,全书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沿革表,卷二疆域表,卷三职官表,卷四选举表,卷五人物表,卷六列女表,卷七户役志,卷八学校志,卷九祠祀志,卷十武备志,卷十一营缮志,卷十二山水志,卷十三艺文志,卷十四列传。黄世崇深于史学,曾与修《湖南通志》,纂修《兴山县志》、《黄陂山水志》、《汉川山川志》。编辑此志,不循方志常例,仿史书分表、志、传三体。考邑境,后周为盐水县,隋为庸州,唐为清江县,宋为清江县都亭乡,援古证今确有所据。此志沿革较前志详审。县中疆域之广,数倍于古侯国,为是楚蜀通衢,古昔用兵必经之地,前志考核未详,此志特以表列出,附舆图。利川置郡州县始于后周,职官前志录自乾隆元年(1736)起,于义未合,此志职官表特为补辑。户役、学校、祠祭、武备、营缮诸志,分纲一遵会典,其中田赋、物产、善堂、书院、私祀、沿祀等类,编纂次第,仍依方志体例。山水志中,山之脉络,水之源流,前志采录未及分明,此仿《水经注》例,逐条详注,首尾始能连贯。艺文志金石类,采录以备掌故,其文不雅驯者,只存名目,不录全文。列传较前志为详,其事迹分注人物表、列女表者,不入列传。此志搜罗宏富,采择详明,由黄世崇一手辑成,可称方志之善本。

猜你喜欢

  • 秦王演义

    见《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 毛诗说习传

    一卷。近人简朝亮撰。朝亮有《尚书集注述疏》已著录。此书乃朝亮八十岁时在佛山为弟子讲诗,弟子笔录成书又经其本人删定而成。所论说者只《国风》八篇,《雅》二十篇,《颂》八篇,共计三十六篇。其注诗不仅博引毛郑

  • ■古丛刻

    十种,十一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所收为金石目录著作。金石学研究,始于宋代,当时多为据古代遗文,证经考史。近二百年,文物出土日多,金石学日见兴盛。此丛书收入刘鹗所藏甲骨,历代遗留

  • 六十四卦经解

    一卷。清朱骏声撰。朱骏声字丰芭,号允倩。吴县人。道光中以举人授黟县训导,以所著《说文通训定声》赏国子监博士衔。不久升迁扬州府教授。著述甚丰。此书于每卦下先列经文,次低一格列彖传、象传,再低一格列各家易

  • 郑氏佚书二十三种

    七十九卷。清袁钧辑。袁钧,生卒年不详,字陶轩,一字秉国,号西庐,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乾隆拔贡,嘉庆间举孝廉方正。曾主稽山书院,治经学颇深,撰有《四明文献征》、《近体乐府》等书。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

  • 骈雅训纂

    十六卷。清魏茂林撰。魏茂林字涤生,一作笛生,闽县(今福州市闽侯县)人。乾隆中,由部郎官直隶通永河道。通训诂之学,所著尚有《别雅辑证》、《国朝十七科同馆诗赋题解》。另有《覃雅广腋天部类掖》、《天部二十九

  • 古论元箸

    八卷。明傅振商编。傅振商字君雨,河南汝阳人。万历进士,选庶吉士,改御史。按畿南,累迁右副都御史,迁南京兵部右侍郎,崇祯时进兵部尚书。卒谥庄毅。撰著有《杜诗分类》、《四家诗选》、《古论元箸》、《缉玉录》

  • 词旨

    一卷。元陆友仁撰。陆友仁字辅之,自号研北生,吴郡人。生卒年均不详。其父为布商,友仁独攻于学,博极群书。柯九思荐之,未及用,归卒。著有《吴中旧事》(已著录)、《词旨》、《砚史》等,本书前有陆友仁自序,序

  • 周官臆测

    七卷。清孔广林撰。广林,山东曲阜(今属山东)人,字丛伯,孔广森之弟。书凡七卷,卷一自《天官·冢宰》“设官分职”至“《屦人》为素屦,”卷二自“乃立地官司徒”至《场人》“凡祭祀、宾客,共其果蓏”,卷三自“

  • 易悟

    六卷。清刘方旸撰。方旸字芸庄,零陵(今湖南零陵县)人,乾隆时拔贡。方旸读《易》遇有疑义,将卦画及经传大义比类参照,以求其义例,常发前人所未发。《湖南通志·人物志》称其通经学,尤善于易,一爻一象不解,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