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精义

仪礼精义

二册。清黄淦(详见《礼记精义》)撰。本书的前面有朱士林序及淦自序。士林序中说到:同年好友黄绮霞,切磋诸经,无不渊博贯通,除修订《五经精义》外,又涉及到《周礼》,这已经家喻户晓。又想到《仪礼》与《周礼》为同一本源,于是,就荟萃众论,采择名家学说,做到言简义赅,取而读之,实为后学之津梁。察看此十七篇,其语句重复钩棘,难于上口。自从张稷若作《郑注句读》,王九节作《分节句读》,同乡人吴中林先生又作《章句》,学人才开始有所遵循。然而,读其书且能精其义者,大概仍然很少。绮霞则沉潜于是礼,细意斟酌,博观约取,使学者不再感到此为难读之书。淦自序中说到:近时马德淳《仪礼易读》和吴中林《仪礼章句》都能反复辨驳,考据精详,而尤其莫完备于盛世佐之《集编》,现在编订《六经精义》竣工,又采辑《仪礼》一书中先儒名论,汇成此编。虽有遗漏,但量,同荒芜者相比,似乎还有距离。(末题“嘉庆十有二年孟夏既望,武林黄淦纬文氏自序。”)次为戚人镜跋,兹为考订。是书篇目次第全部依照原来旧有注疏,但是,仍然只载先儒论说而不录经记原文,在这一点上与原先所著《礼记精义》相同。首先为《例言》,大多采用元代敖继公和明代郝敬之说,然而,二人对于《仪礼》,大多故意与郑注为难,于礼学难云深造,是书重点在于有裨举业,因而,略训诂而趋重论说。郝氏力驳诸侯之臣称作诸公,地位在卿大夫之的说法(见《乡酒礼》诸篇),按:春秋列邦之官,见于内外传者极多,诸卿之谥,至称子而止,无称公者。所谓的四命之弧,只有晋士会和宋公子目夷以襄公之兄为右师,也没有称公的说法。只有天子之内诸侯,象单伯、凡伯、刘子、成子之类,经常出使诸侯,内外传曰“单襄公”、“成肃公”、“刘康公”、“刘文公”等。用郑注《燕礼》容下三监来对其进行考证,似乎应当如此。郝氏又历举不可用于今者,士冠用命服、士昏乘大夫车马各节,这也就其时而言,象民国时期,就没有本服等威之分。又非所论,象主妇酬宾,则民国时的欧美列邦,皆有其礼。敖氏虽然没说今天不能用,但《仪礼》之贯通古今中外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士冠礼》征引极多,然而,没有谈到外传赵武之冠。实际上,春秋时期,卿大夫都是世族,不仅仅世族为士者有末冠者,即是卿也允许有未冠者(象栾盈之等)。《士昏礼》引郑注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姻,也自有道理。《丧服》、《士丧礼》诸篇,所引用先儒说法极其简明,这也是重举业之证据。篇末有补编,自《士冠礼》到《有司彻》皆有,而《丧服》诸篇没有,由此可见王氏意旨轻重之所在。是书沿用敖、郝诸氏学说,而且兼采吴廷华、盛世佐诸家学说,对于《仪礼》非不究心,但是,郑注皆遵循周秦及汉儒旧说,是书却偏尚空论,戚氏跋诸嘉惠后学,大概以趋重举业为主,并非说经正传。此书有嘉庆刊本。

猜你喜欢

  • 内经吴注

    见《黄帝内经素问注》。

  • 晏子春秋校本

    七卷。清苏舆(详见《春秋繁露义证》)撰。此书以孙星衍《晏子春秋》校本为主,而以别本参校,并仿王先谦《荀子集解》体例,将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卢文弨《晏子春秋拾补》、王念孙《读晏子春秋杂志》、俞樾《晏

  • 格物探原

    三卷。英国人韦廉臣(生卒年不详)撰。韦廉臣有《古教汇参》,已著录。该书凡三卷,首卷二十二篇,论天地万物人身;二卷十二篇,三卷二十篇,并言天地万物皆本上帝,且驳宋儒无极太极之说,与他书格致者迥异。其宗旨

  • 黄安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林缙光修,侯安国、汪瀛等纂。林缙光,字黼文,广东南海人,举人,官黄安知县。侯安国,字玉阳,湖北兴国州人,举人,官黄安教谕。汪瀛,湖北沔阳州人,拔贡,官黄安训导。嘉靖中郡人耿定向虑县无

  • 箧中集

    一卷。唐元结(719-772)编。元结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玗洞,因号猗玗子。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进士。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任道州刺史。为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所

  • 原富

    八卷。英国斯密亚丹(1723-1790)撰,侯官严复(1853-1921)译。斯密亚丹通译亚当为苏格兰经济学家,《原富》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成为科学,斯密亚丹成为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1751年他在格拉

  • 树莞背遗诗

    一卷。清郑淑昭(1826-1877)撰。郑淑昭,字班班,贵州遵义人。郑珍之女,四川新宁知县赵廷璜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所收起于同治十年(1871)止于光绪二年(1876)期间作品。按年代编排次序。书前有

  • 荣经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贺泽、王琢修,张赵才纂。王琢,汉源人,曾知荣经县事。张赵才,邑人。荣经县志,明末创于邑令无锡张维斗,盖取宋子恭所辑者润色订正之,而于舆图、食货、风俗、官署、桥梁、官迹、选举、艺文诸目,

  • 韩山人诗集

    九卷。《续集》八卷。元韩奕撰。奕字公望。平江(江苏苏江)人。生于元文宗时,入明不仕,终于布衣。其诗古体伤于浅率。近体如《送县学教谕》云:“官清便似居高品,任久长如在故乡。”《东湖放舟》云:“树影不随流

  • 唐摭言

    十五卷。五代王定保(870-940)撰。王定保字号不详,南昌(今江西南昌)人,唐昭宗光化三年(900)进士及第,为容管巡官,后遭乱不能北返,入仕南汉。大有十三年(940),由宁远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