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程粹言

二程粹言

二卷。宋杨时(1053-1135)撰。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今福建)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师事程颢、程颐。与吕大临、谢佐良、游酢并称“程门四大弟子”。致仕后,专门著书讲学,在传播理学方面影响很大,东南学者奉为“程氏正宗”。晚年隐居龟山,著《龟山集》,故时人称龟山先生,为著名学者。谥文靖。杨时入南宋日浅,然南宋百四十载士风朝伦悉操于道学,而道学之风,则开之于杨时,足见其影响之大。是书,乃其自洛归闽时,以二程子门人所记师说,采撮编次,分为十篇。朱子尝称,明道之言阐明极致,善开发人。伊川之言即事明理,尤耐咀嚼。然当时记录颇多,加之卷帙浩繁。读者不易摘其要。朱子曾欲删订为节本而未就;世传张栻所编《伊川粹言》二卷,又出依托。唯杨时师事二程,亲承指授,所记录终较为真。程氏一家之学,观此书,可谓窥其全貌。是书宗旨仍在明理。在宇宙观上,提出以理作世界万物的本体,它既是自然界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认为“理”既能生万物,又能统辖万物。理在气先,“理”是第一性的,气可以消灭。鼓吹“天地万物一体之仁”,通过“物我合一”去论证“天人合一”。在认识上,提倡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即穷究物理,但不是明物之理;而是明心之理,即认识天理,以防止人们“因物而迁”。反对闻见之知,轻视感性认识,注重内心的封建道德修养,鼓吹神秘主义的诚敬。在人性论上,主张性善,性即是理。提出天理与人欲对立,生性与禀气对立。宣扬“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又宣扬礼即“天理”,“无人欲即皆天理”,这是同道、释合流的僧侣主义人性论。清康熙间石门吕氏宝诰堂刻本。清同治十年(1821)六安涂氏求我斋据洪汝奎校订石门吕氏本重刻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中华书局,缩印《四部备要》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灵鬼志

    三卷。晋荀氏撰。荀氏生平事迹不详。仅从书中“南平国蛮兵”条,知荀氏于东晋安帝义熙年间做过南平国郎中。此书《隋志》入史部杂传类,著录三卷,题荀氏撰。《旧唐志》同,《新唐志》入丙部小说家类。《太平御览·经

  • 梅翁诗钞

    十五卷。《诗补遗》一卷。清汪士铎(生平见《汪梅村先生文集》)撰。该《诗钞》十五卷,《补遗》一卷,均由门人张士珩校刊,并作跋介绍书中内容。集中有四言诗,如《庚戌黄楼寿苏百韵》;五古诗如《和杜北征八哀》;

  • 沈阳日记

    不分卷。朝鲜世子等纪录。朝鲜李朝第十六代皇帝仁祖之子、昭显世子李于崇德二年(1637)至顺治元年(1644)八年间在清为人质。该书为世子及其随员在沈阳时期的日记,详细记载了他们的行动及见闻,是研究当时

  • 读尚书日记

    一卷。清余宏淦撰。余宏淦为江苏昆山人,诸生。此书稽考古义,颇有所获,偶尔还考订江声、孙星衍、王鸣盛、段玉裁、王引之、朱彬、冯登府等人的一些错误。比如“敬授人时”的“人”字,余宏淦认为不一定是卫包所改;

  • 书目答问笺补

    四卷。清江人度撰。江人度,目录学家,生平不详。该书以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为底本,分类和编次均依照《书目答问》,对其加以补充,校正其中的错误。第一,补充《书目答问》没有记载的版本;第二,补充《书目答问》

  • 绝妙好词校录

    一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郑文焯生平事迹见《清真集校本》。文焯以南宋高词,尽于周密《绝妙好词》一编。惜传写多讹,元刻难见,因详加校订,分别摘录。词有刻本者,则择善而从之。又得《小瓶庐》刻

  • 古论元箸

    八卷。明傅振商编。傅振商字君雨,河南汝阳人。万历进士,选庶吉士,改御史。按畿南,累迁右副都御史,迁南京兵部右侍郎,崇祯时进兵部尚书。卒谥庄毅。撰著有《杜诗分类》、《四家诗选》、《古论元箸》、《缉玉录》

  • 西天目祖山志

    八卷。清释广宾撰。广宾,生平不详。万历九年(1581),阮子厚曾草创山志。迨四十二年(1614),邑宰徐嘉泰聘钱江令乔时敏增饰之,以考虑未详,至三修四修,终未帖然。崇祯十一年(1638),释心海撰成祖

  • 春秋繁露求雨止雨篇汇考

    不分卷。清李友洙撰。友洙,海昌(今浙江海宁)人。该书对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中的《求雨篇》和《止雨篇》详加考订,广征前人之说及诸书所引的文字,订正了其中的一些文字讹夺。有清乾隆戊戌(1778)刊本。

  • 春秋规过

    六卷。隋刘炫(约546-613)撰,清邵瑛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泊头)人,隋代著名学者。少聪敏,与信都人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炫强记默识,罕有其比。隋开皇中,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