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久芬室诗集

久芬室诗集

六卷。清郑襄撰。生卒年未详。郑襄字赞侯,一字湛侯,湖北江夏人。官安徽全椒县知县。此集凡六卷。自咸丰二年(1852)迄光绪十五年(1889),共存古近体诗八百二十五首。由挚友陈克劬选定。冯志沂评云:“深湛之思,古隽之调,而出以和平,寝馈古人者深矣。”黄长森赞云:“宁瘦无肥,宁朴无枝,宁苦涩而无甜脂,庶几由陈而黄,而翱翔乎子美退之。此其为我湛翁之诗,彼俗入其胡可医。”边保桱跋云:“君自丙寅(1866)丁卯(1867)后,崎岖宦途,以及入秦赴蜀所作,均每进益上,直窥浣花之奥而哜其哉。咸同以来,断推一作家,时流罕其比也。从来诗家,必有一种真性情;随笔抒写,自有一种真兴象。穷其所至,不患不到古人。若作英雄欺人之技,则无进境矣。”作者不受此病,故所造益臻卓绝。郑襄与谭献,同为皖江循吏,以文章交友相砥砺。集中癸未岁(1883)皖城与谭献别后,途中书寄五古四首。有“昔为同林枝,今作离巢羽。物情有固然,那容置肺腑。感君意良厚,使我志羁旅。落落车立盟,此风盖已古”句,情深意浓。又丁亥岁(1887)谭献枉寄大集,即事奉怀二律。其一:“皖江遥隔楚江头,双鲤殷勤感旧游。萍梗最怜人聚散,文章宁与世沉浮。云间健翩纷黄鹤,湖上归心自白鸥。我亦频年乏长策,青天坐看曜灵流。”语挚情真。谭献推许郑襄诗,谓“古近体皆有内心。又谓师法杜陵,波澜老成,趋向甚正。”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石门官刊本。

猜你喜欢

  • 毛诗问难

    一卷。三国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毛诗问难》二卷,已佚。《旧唐书·经籍志》同。是篇是马国翰从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辑得七节,皆王肃攻郑玄之作,《问难》亦申毛以难郑。如《小雅》“大夫不

  • 春秋究遗

    十六卷。清叶酉(详见《诗经拾遗》)撰。此书多宗其师方苞《春秋通论》,但稍有以违。韩愈赠卢全诗有“《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之句,即此书名“究遗”之所出,故此书以芟除胡安国《春秋传》苛刻之说,

  • 孟子说解

    十四卷。明郝敬撰。郝敬事详《周易正解》条。此书前有《孟子遗事》及《读孟子三十一条》,认为孟子生活在安王时期非定王时期,此说较为可信。但断定孟子生于安王初年,卒于赧王元年,则未免武断。今有万历四十三年(

  • 稽古篇

    五十五卷。明郭之奇撰。郭之奇,揭阳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明亡后,曾在南明永历政权供职,历詹事府,礼部右侍郎,武英殿大学士。是书主要记述远古至秦代历史。以各代君臣分为表、传。夏以前则全抄《路

  • 白华绛柎阁诗集

    十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伯,号莼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至掌山西道监察御史。他承袭乾嘉汉学余风,广治经史,极有成就。更兼

  • 六帖补

    二十卷。宋杨伯岩(生卒年不详)撰。杨伯岩字彦思,号泳斋。代郡(今山西大同)人。淳祐年以工部郎官衢州。著有《九经补韵》,此书考据精确。《六帖补》是增补白居易《六帖》,孔传《续六帖》所未载的内容。全书共分

  • 疑礼问解

    四卷。附《疑礼问解续》一卷。朝鲜金长生(见《家礼辑览》)撰。此书为金长生平日与门人、朋友之间有关礼学的问答。参考前代礼书及诸家礼说,分门别类,对衣冠、居室、宗法及居家杂仪等都有所讨论,尤详于丧礼。书末

  • 河东君柳如是事辑

    一卷。清怀圃居士辑。作者生卒年及姓氏、里贯、事迹皆不详。该书专记钱谦益宠姬柳如是逸事。现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刊本、文字同盟社排印本。

  • 和硕怡贤亲王行状

    满汉文各一卷。清张廷玉(详见《明史》)撰。和硕怡贤亲王名允祥,为清圣祖第十三子。因助清世宗胤禛夺取皇位,被封为怡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总理户部。三年(1725年),命理京畿水利。四年(1726年

  • 李子田文集

    四卷。明李蓘撰。李蓘,字于田,号黄谷。河南内乡人。生卒年未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贵州提学副使。著有《黄谷琐谈》等。其文章沿循历城、太仓之派,其持论则合儒、释为一。此集对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