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辑略

中庸辑略

二卷。宋石编,朱熹删定。字子重,号克斋,新昌人,生卒年不详。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官至太常主簿,出知南康军。《中庸》为《礼记》第三十一篇,本不属于《礼经》,而是子思之作。汉儒以无所附属,编之于《礼记》,刘向称之为通论。《中庸》本阐述天人之奥,宋代诸儒研求性道,将其订为要籍,为之作解者渐多。石编辑此书,断自宋周敦颐、二程、张载,增以吕大临、杨时、游酢、谢良佐、侯仲良、尹焞等人的论说,初名《中庸集解》。后朱熹为此书作序,极称其详审。朱熹作《中庸章句》,对此书重加删定,更名为《中庸辑略》,而仍冠以原序。该书是对各家解说《中庸》的概略辑录,故而名《中庸辑略》。

猜你喜欢

  • 贺新郎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

  • 明人文断

    不分卷。未著撰者名氏。本书皆采掇前人论文之语,抄录而成。所引如《纬文琐语》、《湖阴残语》之类,世已无传,颇有足资考证者。然舛误冗杂,亦复不少。如所引杜牧一条,本是《李贺集序》所言譬贺之诗,而误以为泛论

  • 书学汇编

    十卷。清万斯同(生平见《读礼质疑》)撰。此书作于康熙年间。书中记历代善书之人,上至苍颉,下至明末,共一千五十四人。此书颇多考证,如皇甫规妻,旧云不知何氏,此据张怀瓘《书断》知其姓马。又如后魏江式《清定

  • 金陵览胜诗

    一卷。明章恩撰。章恩,字元之,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生卒年均不详,事迹不详。喜工诗文,所作诗文都是五、七言近体,多数题咏名胜之作。著有《金陵览胜诗》。是集刻于嘉靖丙戌(1526)年,均为五言近体、七

  • 南州草堂词话

    三卷。清徐釚(1636-1708)撰。徐釚字电发,号拙存、虹亭,江苏吴江人。国子监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所分撰列传,“高洁缜密”,为人称道。二十五年(16

  • 白石山房逸稿

    二卷。明张孟兼(约1350前后在世)撰。张孟兼,名丁,以字行,故有的集子署名“张丁”。浙江浦江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以太常丞出为山西按祭司佥事,迁山东按察司副使,以执法

  • 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义

    见《万花楼》。

  • 北墅绪言

    五卷。清陆次云(约1662前后在世)撰。陆次云生平详见《澄江集》辞目。此集共五卷,均为杂文。集中所作多为俳谐,游戏之作。盖与尤侗《西堂杂俎》相近似。世俗称之为“才子之文”。文学价值不高。《四库全书总目

  • 杨子

    见《太元经》。

  • 春秋运斗枢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运斗枢》。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该书推演其义,认为帝王政教当取法北斗,故曰“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