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两垣奏议

两垣奏议

一卷。明中立撰。中立,字与权,号确斋,聊城(属今山东聊城县)人。万历进士,曾任给事中之职,遇事敢直言,先后抗疏为高攀龙,顾宪成讼冤而被贬为陕西按察司知事,引疾家居而卒。著有《周易札记》。《两垣奏议》收编的六篇奏议皆为中立任给事中时所上,当时他历任吏、兵两科,故称”两垣”,包括了论公用舍、论修史用人、论会推阁臣、请罢织造、论东倭、请停例金这六疏。有《四库全书》本、《借月山房汇钞》本、《指海》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黄梨洲年谱

    三卷。清黄炳垕(1815-1893)撰。炳垕字蔚亭,浙江余姚人,系谱主七世孙。谱主黄宗羲(1610-1695),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曾领导复社

  • 仪卫轩文集

    十二卷。《外集》一卷。《附录》一卷。《诗集》五卷。《遗书》三卷。清方东树(1772-1851)撰。方东树,字植之,安徽桐城人。主治经史。受学于姚鼐,为桐城派作家,以反汉学为旗帜,极力宣扬程朱理学。曾谓

  • 甫里集

    二十卷。唐陆龟蒙(?-881)撰。陆龟蒙生平见《笠译丛书》(辞目)。他一生著作颇富,其载于《笠译丛书》者卷帙无多。即《松陵集》亦仅倡和之作,不为赅备。宋宝祐间,叶茵始搜采诸书,得遗篇一百七十一首,合二

  • 山堂萃稿

    十六卷。明徐问(?-1550)撰。徐问,字用中,号养斋,武进(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累官至南京礼部侍郎,户部尚书。著有《山堂萃稿》、《读书札记》(已著录)。此稿为徐问诗文合集,凡

  • 论语卫氏集注

    一卷。晋卫瓘(220-291)撰。马国翰辑为一卷。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晋书法家。官至太保。《隋书·经籍志》集注论语六卷,晋八卷为卫瓘所注。梁有《论语补缺》二卷,为宋明帝补卫瓘缺,已亡佚

  • 读易汉学私记

    一卷。清陈寿熊撰。惠栋曾著《易汉学》,论述汉儒说易源流,但作者认为惠氏著作于汉学源流方面虽略具规模,但考证实疏。于是作此书以补正之。比如惠氏认为朱子解释《周易参同契》中的“二用”即用九用六是错误的,而

  • 捕蝗图说

    见《捕蝗要诀》。

  • 兴都志

    二十四卷,明顾璘,吴惺修,王恪、王廷陈纂。顾璘,号东桥,直隶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工部尚书。王恪,字汝化,号少泉,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太仆

  • 毗陵集

    十五卷。宋张守(约1118年前后在世)撰。张守,字全真,一字子固,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崇宁元年(1102)进士。高宗即位,召为监察御史。绍兴中,历官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大

  • 对床夜话

    五卷。宋范晞文撰。范晞文,字景文,号药庄,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太学生,咸淳二年(1266),同叶李萧规等上书弹劾贾似道。元世祖时,程钜夫荐晞文及赵孟頫于朝。孟頫应诏即出,晞文终不受职,流寓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