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阿县志

东阿县志

①十二卷。清刘沛先原修,郑廷瑾增修,苏日增增纂。刘沛先,嘉陵人,康熙四年任东阿县知县。郑廷瑾,福建清溪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东阿县知县。苏日增,邑人,贡生出身,考东阿县志,创修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知县秦昂,再修于万历十年(1582)知县朱应毂,三修于康熙四年(1665)知县刘沛光,四修于此。郑廷瑾掌东阿县后,见旧志距当时又五十余年未续修,正值兖州知府金一凤欲纂修郡志,檄所属邑汇集新旧史乘,以备采择。乃征邑中文学之士,取旧志为蓝本,新者续之,遗者补之,凡有关风化、政治,则一一增入。前志所载,沿袭未改。历数月新志成。《东阿县志》康熙五十四年(1715)增刻本。此志体例繁琐支离,实增而未修,其中记载多沿袭明志。如人物志所录者,仅为前代人物史传和明代人物列传,既是清代重修,就应将前代与明代合并为一目,以趋合理。然其以明事记载详尽而见长,尚有参考价值。②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李贤书修,吴怡等纂。李贤书字鸣鹿,河南嵩县人,进士出身,道光四年(1804)任东阿县知县。吴怡,云南保山县人,曾先后任署东阿县事,任邹平县知县,道光五年(1825)乡试监考官。李贤书莅任,廉政爱民,至九年政理刑清。以邑志自康熙五十四年知县郑廷瑾增修后,距当时已有一百余年未修,事历四朝,时逾百载,这期间,政教改革,典制更易,尤以科目缙绅,遗佚已久,忠孝节义,湮没甚多。如职官一门,中间脱落数年,竟至无案可稽。倘若抱残守缺,则将来采访搜集,更为艰难不易。乃延吴怡及邑中绅儒,相与商榷,重为编辑。旧者因之,新者增之,遗者补之,疑者阙之,历八月而志成。《东阿县志》道光九年(1809)刻本。全书二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天文志,卷二方域志,卷三山水志,卷四古迹志,卷五建置志,卷六田赋志,卷七学校志,卷九封建志,卷十官师志,卷十一宦迹志,卷十二选举志,卷十三至卷十四人物志,卷十五至卷二十二艺文志,卷二十三祥异志,卷二十四杂记、仙释、方伎、丛谈、近事。每门之下附有诸小目。卷首有序文、凡例、舆图和列圣诏旨(为清代各个皇帝对东阿的诏旨)。此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其可称之处有二:一是对前志分门设类作较多更易。如:旧志人物仅分前代和明朝人物传,清代一字不录,实为不该,此志则将其合并为一目,使趋合理;二是所增新事极多。如田赋志,旧志所载,多仍明志之书,而明季政烦赋重,力役繁多,则记载甚少。此志乃以《赋役全书》为据,逐条逐款登载,凡不经名目,悉行芟去。综观全书,诚为东阿之完史。其尚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李义山诗注

    三卷。《附录》一卷。清朱鹤龄(1606-1683)注。生平见《愚庵小集》辞目。据《四库全书总目》载:“李商隐诗旧有刘克、张文亮二家注本,后俱不传。”明末释道源始又为李商隐诗作注,其书也散佚。本书为朱鹤

  • 乐静集

    三十卷。宋李昭玘《?-1126)撰。李昭玘字成季,钜野(今山东巨野县)人。生卒年不详。元祐中擢进士第。历官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编入党籍,闲

  • 敬义录

    一卷。清代黄文澍撰。全书也是《石畦集》中之一,主要是以叙述程朱学派理论来批驳陆王一派学说,书中有些地方论述不够明确。

  • 始丰类稿

    十四卷。明徐一夔撰。徐一夔,字大章,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元末曾为建宁路教授,洪武二年(1369)征修《礼书》,书成,授杭州教授,洪武六年(1373)与修《日历》书成,将授翰林院官,以疾辞之

  • 谈谐

    一卷,宋陈日华(约1182年前后在世)撰。陈日华,生平、生卒年均不详。他的夫人是当时著名的女词人。陈日华著有《金渊利木》八卷、《诗话》一卷与本书。《谈谐》所记皆俳优嘲弄之语、乃小说一格。《四库全书总目

  • 徽言

    一卷。北宋司马光编。司马光生平事迹详见《温公易说》。此书为司马光手抄诸子史集精语,置诸座右以自警。主要摘取《国语》、《孔子家语》、《韩诗外传》、《孟子》、《荀子》等书。每条之下间有题识数字,结尾又列准

  • 读礼记

    十二卷。清赵良霈(详见《读易经》条)撰。此书末有家侄绍祖题《跋》。《跋》言,“说《礼》之家,精奥推郑《注》,博洽推孔《疏》。元陈云庄《集说》,明时虽立于学宫,而学者多讥其疏漏。盖《礼》本杂取汉儒之言,

  • 簠斋金石文考释

    一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伯潜。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翰林院编修。陈氏治金石之学,深受阮元影响。他广为收集,精于鉴别,注重铭刻文字,是

  • 道驿集

    四卷。清张祖年(生卒年不详)撰。张祖年字申伯,汤溪(今浙江金华县)人。自称张栻的二长世孙。著有《笏峙楼集》。《道驿集》是张祖年的一部杂说之作,其书内容论述正学阐微一卷,广泛议论四书性理诸书。论述正史阐

  • 王文正公遗事

    一卷。宋王素(1007-1073)撰。王素字仲仪,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之子。举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本书记述其父王旦遗事。王旦谥文正,故名。真宗时,王旦任宰相,对真宗搞封禅、“天书”等活动从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