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刘家集

三刘家集

一卷。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刘涣字凝之,筠州(今江西高安等地)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刘恕为刘涣之子。著有《通鉴外纪》。刘羲仲为刘恕之子。著有《通鉴问疑》。刘涣祖孙父子,并刚直有史才,而恕最优。司马光称其博闻强记,细大之事皆有稽据,诚为公论。是集为咸淳中其裔孙御史元亨所辑。盖南宋之末,已无传本,仅掇拾于残阙之余。故涣仅诗四首,文二首。恕仅《通鉴外纪》序一首,并其子所记《通鉴问疑》。羲仲仅家书一首。余皆同时诸人唱和之作,及他人之文有关于涣父子者。其中称涣曰“西涧先生”,称恕曰“秘丞”,称羲仲曰“检讨”,固其子孙之词。至于诸人诗文,标题一概删去其称字之文,而改曰“西涧先生”、“秘丞”、“检讨”,则非其实。是其编次之陋。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天山客话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参见伊犁日记条)。洪亮吉于嘉庆五年(1800)二月十日抵达戍地,至闰四月三日特旨释还。居戍所计不到百天。此编为洪亮吉在戍所条记山川、物产、遗闻、琐事,共五十多则,也无所考证发

  • 促织

    其一一点光分草际萤,缫车未了纬车鸣。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其二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 古学偶编

    一卷。旧本题潜山张絧撰。不著时代。考明代有吉水张絧,嘉靖二年进士,官河南巡抚,却非潜山人。书中自注有“本之御制《周易述义》”等语,知其应为清人。全书共分三编,一为《观物篇》,述《易》。一为《月令夏小正

  • 清晖馆集

    二卷。明谢廷谅(生平见《薄游草》条)撰。谢廷谅著有《千金堤心志》,已著录。此集上卷为诗,下卷为文。前有万历十六年(1588年)陈文烛序,称其学问日富,变化无穷,与胡应麟并称。其作虽工丽,但边幅太狭,犹

  • 说嵩

    三十二卷,清景日畛著。景日畛(约1662-1733),字东旸,号嵩崖,河南登封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高要县令、礼部侍郎、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全书三十二卷

  • 安邱县志

    二十八卷。明熊元修,马文炜纂。熊元字子贞,河南光州人,万历十二年(1584)进士,十三年(1585)授安邱知县。马文炜字仲韬,邑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确山知县。曾任德安、云梦、孝感,官至

  • 理学正宗

    十五卷。清代窦克勤(1653-1708)撰。窦克勤字敏修,号敬庵,柘城(今河南柘城)人,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倡导程朱理学,著有《孝经闸义》、《事规庸言》、《泌阳学条规》、《寻乐堂家规》等书。此书

  • 杨蓉裳年谱

    一卷。清杨芳灿(1753-1816)自撰。芳灿字蓉裳,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拔贡出身。历任甘肃伏羌县令、灵州知州、户部员外郎等官,以母丧归,主讲关中书院。曾参预修《四川通志》,卒于蜀。谱主受业于袁枚,

  • 一山文存

    十二卷。清章梫(约清末民国时在世)撰。章梫字一山,浙江海宁人。官左丞。著有《康熙政要》、《景庙实录》、《明遗民传》、《一山诗存》等。文存内容:卷一、卷二为经说,辑《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我之弗辟》等二

  • 东莱诗集

    二十卷。宋吕本中(1084-1145)撰。吕本中原名大中,字居仁,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云著之曾孙,人称东莱先生。绍兴进士,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因忤秦桧被罢官,后提举太平观。卒赐谥文清。其诗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