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王小波、李顺起义

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太宗时川峡地区农民起义。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贩茶失业的王小波(又作王小皤、王小博)聚集贫苦的旁户(佃农)、茶农百余人起义于永康军青城(今四川灌县南),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深得群众拥护,迅速攻占青城、彭山(四川今县),转战于邛(今四川邛崃)、蜀(今四川崇庆)二州,众至万余人。十二月,在江原(今四川崇庆东南)与宋军激战中,王小波身负重伤,仍奋战力斩敌将张玘。但终因伤重殉难。所部由其妻弟、茶农李顺领导,继续战斗,实践农民军“均贫富”的口号,命令富人大姓之家,具报所有财粟,除留其家用之外,一切调发,赈济贫民。队伍迅速扩大至数十万人。连克蜀、汉(今四川广汉)、彭(今四川彭县)、益(今四川成都)等州,在成都建大蜀政权,称大蜀王,年号应运,义军曰“大蜀雄军”,铸造发行铜钱、铁钱两种货币。分军略地,北抵剑州(今四川剑阁),东至巫峡。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初,宋朝急派王继恩率军由峡路、剑门分道入川镇压。起义军以主力围攻梓州(今四川三台)不克,陷入被动局面。五月,宋军攻占成都,李顺率义军三万余人奋战牺牲。(一说李顺乔装逃至岭南或湖北)余部由张余等人领导,坚持战斗,迄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失败。

猜你喜欢

  • 高邑之战

    五代时,梁、晋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后梁朱全忠欲平河北,遣大将杜廷隐率兵占据成德镇的深(今河北深县西)、冀(今河北冀县)二州。成德节度使王镕(镇州、冀州)、义武节度使王处直

  • 景定建储

    南宋理宗时朝臣围绕建储所进行的争夺权利斗争。理宗无子,确立皇位继承人成为朝臣互相倾轧,争夺权力的由头。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正月,理宗立侄赵孜为皇子,赐名禥。次年,进封为忠王。景定元年(公元126

  • 夷陵之战

    刘备与孙权间的战役。刘备据有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后,孙权截杀关羽,袭取荆州。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率军十万余,顺江而下。蜀军在巫峡和夷陵(今湖北宜昌东)间七百里长

  • 紫微省

    官署名。即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称紫微省, 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复旧称。参见“中书省”。

  • 门下省

    官署名。秦、西汉有侍中之名,但无寺省之设。东汉始设侍中寺,晋称门下省,为皇帝侍从机构,以备顾问。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权力愈重。隋唐时,与中书省、尚书省合称“三省”,成为中央政权的核心

  • 忠义巡社

    宋代民间抗金军事组织。北宋末至南宋初,金军大举攻宋,河朔各地人民纷纷自动拿起武器,结为“巡社”,奋力抗金。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八月,高宗赵构采纳张悫建策,令诸路、府、州、军巡社均以“忠义”为名号

  • 韩原之战

    春秋时期秦晋间的一场战争。晋惠公未即位前,为换取秦穆公答应派兵护送自己回国,曾许诺割让黄河以外的五个城邑给秦国,但事后反悔。晋惠公四年,国内发生饥荒,曾请求秦国输入粮食,秦国慷慨地答应了,但第二年秦国

  • 开宝和议

    宋初与辽朝的和议。宋朝建立后,为顺利统一全国。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南征北御的策略。对辽在北部边境的武装挑衅采取敌来御之,敌去勿追的策略,以集中力量统一南方。辽内部经多年纷争变乱,也正忙于进行改革整

  • 李悝变法

    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的政治改革。在经济上,实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法”。所谓“尽地力之教”,即鼓励农民“治田勤谨”, 积极生产。所谓“平籴之法”, 即丰年时,由官府以平价收购粮食;荒年时,

  • 中日为朝鲜商订专条

    见“中日天津会议专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