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惠州七女湖起义

惠州七女湖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春,孙中山到河内设立筹划起义的总机关,就近策动两广的革命活动,拟先据两广, 进取长江,然后北伐推翻清廷。孙中山派邓子瑜负责在惠州发动起义,原定潮、惠两地同时并举,互为策应,以分清军之势。潮州黄冈方面猝然而起,邓子瑜闻讯后立即派陈纯等集合部分会党,于6月2日(四月二十二日)在惠州(今惠阳)七女湖地方,夺取清军防营枪械,击毙巡勇及水师哨弁多人,举行起义。起义军进攻泰尾,清军闻风而逃。起义军连克许多村墟, “各乡会党纷纷来会,声势大振”。当时清军集中于黄冈,惠州兵力空虚,起义军以二百余人,在该地区接连取胜,所向披靡,并在八子爷地方打败清军巡防营管带洪兆麟所部,省城震动。清两广总督周馥急调水师提督李准率兵由黄冈驰援惠州,起义军坚持战斗十余日, “来去飘忽”,使清军“疲于奔命”。但因黄岗起义已失败,清军得以集中兵力进攻,惠州起义军孤立无援,弹械缺乏,无法继续坚持,只得在梁化墟附近将枪械埋藏起来,宣布解散,惠州七女湖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禁烟运动

    清道光年间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员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斗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鸦片贸易作为对华进行殖民掠夺的重要手段,英国尤为祸首。到鸦片战争前夕,输入中国的鸦片每年多达四万余箱,其中绝大部

  • 三省六部

    隋、唐时期中央政权机构的总称。“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魏晋以降,已陆续设立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集书省、秘书省、中侍中省等衙门。隋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五省,唐增设殿中省。其中以

  • 卢循起义

    东晋末年农民起义。孙恩牺牲后,卢循领导义军余部坚持斗争,因受到刘裕率领的北府兵的镇压,遂由海路南下攻占番禺(今广东广州)。卢循以番禺为活动中心,自称平南将军,建立农民政权。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乘

  • 八思巴字

    元代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文字,又称蒙古新字。八思巴,吐蕃萨斯迦人。忽必烈即位后被封为国师,受命创制蒙古文字。八思巴在藏文字母的基础上加以变革,创制出蒙古新字,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作为法定的官方文字正

  • 大周刑统

    五代时后周修定的法典。唐末以来,法律紊乱,刑罚苛酷,尤以后晋、后汉为甚。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后周太祖郭威曾命编修《大周续编敕》,仍承袭后晋、后汉之法,弊端很多。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世宗柴荣

  • 临安之陷

    伯颜率领元军攻占襄阳(今湖北襄樊)后,顺江东下,宋军望风溃降。德祏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进迫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遣使奉表称臣,伯颜拒绝。朝臣文天祥、张世杰请移帝后太子三宫入海,而自率众背

  • 八字军

    南宋初年活动于太行山一带的抗金义军。金灭北宋后,继续发兵南进。北方各地爱国军民纷纷组织义军,在敌后坚持抗金。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秋,宋将王彦与岳飞等十余人率七百士兵渡河退守太行山区之共城(今河南

  • 英德洋款合同

    或称“英德借款详细章程”,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初,清政府按《马关条约》规定筹措第二期对日赔款。英德两国抢先兜揽借款,英国公使甚至以“不惜诉诸武力”要挟清政府。经过激烈争斗,英德集团压倒俄法集团而

  • 玄武门之变

    秦王李世民发动的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一次政变。李渊在建唐过程中,多得力于李世民的谋略和征战,但李世民排行第二,按照封建的皇位继承传统,李世民不能承袭皇位。长子李建成虽被立为太子,但他妒嫉李世民

  • 休养生息

    西汉统治集团为了恢复生产,巩固封建统治,实行清静无为、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史称: “汉兴之初, 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萧(何)曹(参)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汉书·循吏传》)在田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