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滇会
清末维新爱国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是以旅京云南士人为主的维新派人物。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保国会影响下,保滇会在北京组成,康有为到会发表演说,宣传维新变法,参加者达百余人。然而它却遭顽固派的恶毒攻击,御史黄桂鋆上疏弹劾保浙、保滇诸会名为保家乡,实为制造分裂、毁坏家邦,要求禁止。光绪皇帝虽竭力保护,但保滇会终因顽固派的破坏而自行瓦解。
清末维新爱国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是以旅京云南士人为主的维新派人物。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保国会影响下,保滇会在北京组成,康有为到会发表演说,宣传维新变法,参加者达百余人。然而它却遭顽固派的恶毒攻击,御史黄桂鋆上疏弹劾保浙、保滇诸会名为保家乡,实为制造分裂、毁坏家邦,要求禁止。光绪皇帝虽竭力保护,但保滇会终因顽固派的破坏而自行瓦解。
元德六年(公元1124年)三月,西夏崇宗以辽朝将亡,金军势强难挡,乃叛辽奉表称臣于金。金许以阴山之南,吐禄泊(约为今内蒙古岱海)以西之辽朝西北故地割归西夏。次年辽亡。夏乘金、宋两国为实践“夹攻之约”发
元初福建农民起义。首领钟明亮,畲族,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人(一说广东循州人)。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冬,钟明亮率汀州畲民起义,拥众十万。至元二十六年,起义军攻赣州,袭宁都,据秀岭,声势甚大。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一项征收军赋的制度。《左传》记载,鲁成公元年 (公元前590年),鲁国由于受到齐国的威胁,需要加强军事装备, 因而“作丘甲”。丘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甲即盔甲,此处泛指军事装备。“作丘甲
辽代渤海人民的反抗斗争。圣宗即位后,不顾东京(今辽宁辽阳)地区连年灾荒,民生艰难,先后以冯延林、韩绍勋为东京户部使,在当地强制推行“榷酤盐”,横征暴敛。又调民伕造船运粟米至燕京(今北京
简称《十九信条》。清政府为挽救垂危的统治而颁布。武昌起义爆发,湘、陕等省相继响应,清政府受到极大震动。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与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等联名
南宋初年淮南地区民间抗金义军据点的统称。金军渡淮南下,淮南东西路各地农民、渔民和部分由前线溃退下来的士兵,在洪泽湖、高邮湖、巢湖、缩头湖、鼍潭湖、大别山及大运河沿岸,构筑山寨水寨,组织抗金武装,打击敌
岳家军在郾城大捷后不久,宋高宗赵构即令岳飞、张俊、韩世忠三帅回临安,一举夺其兵权。旋即遣使对金求和。金乘机示意“必杀飞,始可和”。秦桧遂唆使其死党右谏议大夫万俟高等上章诬陷岳飞在柘皋之役中拖延出兵和主
即中俄《瑷珲和约》, 1858年 (咸丰八年),沙俄凭借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沙俄一直觊觎着中国东北的大片领土。1858年5月(咸丰八年四月),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趁英法
西周王畿以内官员的总称,或称“三事大夫”。《令彝》铭文中, “三事”和“四方”对举,后者指畿外四方诸侯, 可知“三事”指畿内官员。《尚书·立政》: “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是说“三事”包括任
辽天祚帝天庆三年(公元1113年)完颜阿骨打嗣位联盟长都勃极烈时,女真各部联盟更加巩固,奴隶制关系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摆脱契丹贵族的奴役压迫。阿骨打遂加紧建城堡,修器械,练军队。次年九月,正式发动抗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