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韦庄作。作于光启三年(887),诗人游历东南,过相州至金陵时。上元县,今南京市。诗人来到六朝故都,触目伤怀,感慨万端。此地六朝时曾风云一时,而今却是国亡人去,空余残花陈迹,落日青山。诗人借古
【介绍】:见薛昭纬。
形容刀剑锋利,寒光逼人。元稹《说剑》:“杀杀霜在锋,团团月临纽。”
【介绍】:杜甫作于乾元二年(759)三月。诗写一对新婚夫妇“暮婚晨告别”的惨剧,而这“别”,又是新妇送新郎应征去前线,可谓生离死别。全诗都作新妇语气,全是新妇的惜别劝勉之词,悲怨而沉痛,塑造了一个善良
指重阳登高并饮菊花酒的活动。岑参《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比喻渺小的事物。顾况《曲龙山歌》之二:“下看人界等虫沙,夜宿层城阿母家。”参见“虫沙猿鹤”。
晋代富豪石崇以奢侈闻名。他在洛阳西北建有金谷园,又名梓泽。后遂以“梓泽”为咏洛阳或富贵之家园林的典故。唐彦谦《汉代》:“梓泽花犹满,灵和柳未消。”
【介绍】:李贺作。李贺曾经入潞州,到过雁门、平城等边塞地带,对边塞生活有所体验,他曾看到当时的“守边之将,不恤其士卒之饥寒,其下苦之,代作此辞以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卷四)。士卒处境即使如此困苦
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南白鹭洲公园西侧、夫子庙文德桥南侧。三国吴时在此置乌衣营。东晋时王、谢等望族居于此,因而著名。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介绍】:字梦得,射洪(今属四川)人。进士及第。《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