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590?—644【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郡望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王通弟。十五岁至长安求仕。隋大业中,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因不乐在朝,乞署
【生卒】:约849—903【介绍】:唐代诗人、散文家。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说越州萧山(今属浙江)人。郡望濮阳(今属河南)。少力学,富文辞。曾隐居茅山西。咸通后期以来累举进士不第,文名渐
凌空架起的阁道。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四:“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亦指水陆两路。皇甫冉《送顾苌往新安》:“由来山水客,复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
竞鸿、陆力主编。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5月初版,100万字。本书精选《全唐诗》中名篇佳句,按类编排而成。共设三级类目,其中一级类目如天、地、气象、山、水、植物、动物、边塞、人物、宗教、哲理等55类;二
【生卒】:?—895?【介绍】: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商州属吏,后隐居义兴(今江苏宜兴),自号君阳遁叟。出为右拾遗,迁歙州刺史。昭宗召为给事中。乾宁二年(895)拜相。罢为太子少师。卒谥文。工
见“天畏斯文坠”。
【介绍】:唐代道士。生卒年、籍贯不详。唐初名道士王远知之弟子。贞观中为茅山希玄观道士。有《江旻集》三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有著录,已佚。《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茅山志》
【介绍】:①刘禹锡作。见《和乐天春词》。②(全)白居易作于大和三年(829)居长安时。这是一首写少女思春的七言绝句。陆时雍《唐诗镜》评曰:“每觉浅处藏情。”《唐宋诗醇》卷二五谓其“艳体妙于蕴藉”。此诗
指晴暖的气候。杜甫《句》:“寒食少天气,东风多柳花。”
【介绍】:唐末五代间诗人。字伯鱼。南昌(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昭宗天复二、三年(902、903),间往宜春从郑谷学诗。后仕吴,任郡从事。南唐烈祖时,累迁宗正郎,卒。鲂有诗名,《题金山寺》诗尤传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