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计有功编撰。全书共八十一卷,载录1150位唐代诗人的诗篇及有关本事、品评资料,搜罗可谓宏富。明人胡震亨盛赞“计氏此书,虽诗与事迹评论并载,似乎诗话之流,然所重在录诗,故当是编辑家一巨撰。收采之博,
明唐汝询编释,蒋汉纪增释。四十一卷。系唐汝询在《唐诗解》的基础上,汇集高棅《唐诗正声》、李攀龙《唐诗选》、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所选诗作重加编排而成。所谓十集,即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介绍】:高适作。写于客游梁宋时期。诗前半写长安求仕未遇的不平和隐居生活的困苦辛酸,后半写对韦氏深情厚谊的感激和别时的惆怅及对友人的劝慰。该诗采用长篇独白的形式,字字情真,直而不露;又多用偶句,讲求音
平定,安定。无名氏《明皇祀圜丘乐章·寿和》:“底定万国,奄有四方。”
明俞南史编。南史字无殊,号鹿床,吴江(今属江苏)人,明诸生,约生活于明末清初,与潘木公等号“松陵五子”。另著有《鹿床稿》、《唐诗揽香集》等。该书前有汪琬和息庵所写序文各一篇,俞氏在《凡例》中说明因不满
古地名。其地产美酒。一说在今江西省万载县乌程乡,一说在今浙江省湖州市。罗隐《乌程》诗指浙江湖州市乌程。
微凉。白居易《秋寄微之十二韵》:“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
【介绍】:刘禹锡作。白居易原诗《杏园花下赠刘郎中》有“自别花来多少事,东风二十四回春”句,以刘禹锡元和元年(806)被贬至大和三年(829)为二十四年,诗即其时作。本年禹锡入长安未久,居易亦官刑部侍郎
山名。又称邙山。在河南洛阳北。其山中多汉魏王公贵族坟墓。沈佺期《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李山甫《遣怀》:“智者与愚者,尽归北邙山。”
《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以“席门”指清贫之家或隐士之居。杜甫《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