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偪仄”。
见“偷春格”。
指卫国的人对孔子的毁谤。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周游列国,至卫,卫灵公比照以前孔子在鲁所得的俸禄,给粟六万。不久,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诽谤孔子,卫灵公以武力胁迫孔子,孔子害怕获罪,居卫国十个月后离开了
【介绍】:陈郡(治今河南淮阳)人。生卒年不详。神龙中官酸枣县尉。开元元年(713)(一作二年),直言极谏科及第。历监察御史、侍御史、都府户曹等职。《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唐会要》卷六、六五、六七、
谓具有一种美德就很够了。语本《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晋陆机《嘲褚常侍》:“意充于一善,心盈于自足。”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吴企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26.2万字。该书为作者研究唐诗所撰论文及读书笔记的结集。除“前言”外,共收文21篇,内容大致以诗人及诗歌的考证、甄辨、笺释补证等为主。作者治学态度严谨,
【介绍】:尝居洛阳。孟浩然有《题张野人园庐》,不知是否同一人。《全唐诗逸》存其《上巳寓洛中》残诗2句。
用杖、鞭或竹板打。沈佺期《被弹》:“劾吏何咆哮,晨夜闻扑抶。”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谓志趣相同的朋友。张说《同贺八送兖公赴荆州》:“畴昔同声友,骞飞出凤池。”亦省作“同声”。李白《赠僧崖公》:“江濆遇同声,道崖乃僧英。”参见“同声①”。
清吴汝纶评点。汝纶(1840~1903),字挚甫,桐城(今属安徽)人,同治进士,桐城派后期代表作家。有《桐城吴先生全书》。《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十卷。吴氏对元好问所选《唐诗鼓吹》加以评点,撰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