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清明

清明

【介绍】:

此诗最早见于南宋谢枋得编选《千家诗》,而不载于《全唐诗》。虽传为杜牧所作,但从流传情况与诗的情调风格等方面看,都应该是许浑作而误入杜牧诗中(详胡可先《杜牧研究丛稿》223页)。诗写作者下第东归的感受。时值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本是引发惆怅的时节,又值下第,苦闷之情尤甚。不由得想到以酒浇愁,自然也就有询问牧童之事。此诗情调虽较感伤,但一气贯下,俊爽清朗,向来被推为佳作。

猜你喜欢

  • 桃花溪

    【介绍】:张旭作。诗题一作《桃花矶》。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而以写景见长。首句写云烟朦胧处隐然有飞桥凌跨,二句则推至眼前,诗人恍惚中以为眼前渔人即是传说中去过桃源的武陵渔人;三四句则写诗人一片天

  • 玉谿生诗解

    姜炳璋选释。见《选玉谿生诗补说》。

  • 李延寿

    【介绍】:唐代史学家。相州(治今河南安阳)人。生卒年不详。父大师,曾修《南史》、《北史》,未成而卒。延寿在太宗贞观中,累补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预修五代史志及《晋书》,寻转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又撰

  •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介绍】:白居易《南湖早春》诗句。诗句描写南湖早春红杏乱发、绿蘋初生的景色,“乱点”,“平铺”写出早春的勃勃生机,以此反衬诗人“年年衰病减心情”的凄凉心境。

  • 婺州山中人

    【介绍】:姓名无考。据《葆光录》载,婺州有僧于山中见一古貌人,骑牛扣角而歌。僧揖之不应而去。《全唐诗》存其歌1首。

  • 周谓

    【介绍】:见周渭①。

  • 孟津

    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州西南。相传周武王伐纣,天下八百诸侯不期而会于此,武王与诸侯盟,并渡河伐商,故又名盟津。胡曾《咏史诗·孟津》:“秋风飒飒孟津头,立马沙边看水流。”

  • 赐笔

    汉制,朝廷每月赐给尚书省官员赤笔一双。后用“赐笔”咏尚书省官员。杜甫《老病》:“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耿湋《宿韦员外宅》:“传经韦相后,赐笔汉家郎。”

  • 平康妓

    【介绍】:姓名事迹无考。唐代长安平康里妓女。《全唐诗》收其《赠裴思谦》诗1首。一说此诗为裴思谦拟妓女口气所写。

  • 白居易诗译释

    李希南、郭炳兴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共选诗90首,多系名篇,每首诗后分“注释”、“译诗”、“简析”三项,注释简明通俗,译诗为白话诗,简析包括写作时地、内容与艺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