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涛

李涛

【介绍】:

长沙(今属湖南)人。曾应太学博士温庭筠所主持之秋试,所作诗赋颇为温推赏,榜于都堂。颇负诗名于当时,惜所作多佚。《全唐诗》存诗3联,其中2联与五代李涛重出,实为其作。《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诗1首。②(898—961)字信臣,小字社公,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李元子。五代后梁时随家至湖南,依楚马殷为衡阳令,后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后汉时官至宰相。后罢相,后周时再历显职,封莒国公。宋初为兵部尚书。以文学知名于世。《宋史》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春社从李昉乞酒》为入宋后作。又断句4联,其中与晚唐李涛重出2联;《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2首。

【生卒】:898—961

【介绍】:

五代文学家。字信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宗室。后梁时,随父避地湖湘,依马殷,为衡阳令。后唐天成二年(927)进士及第。累官起居舍人。后晋天福初,为考功员外郎、史馆修撰。历比部、刑部郎中等。后汉天福十二年(947)由翰林学士、行中书舍人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乾祐元年(948)罢相。后周时,官太子宾客及刑部、户部尚书。入宋,拜兵部尚书。建隆二年(961)卒。笔札遒媚,有文名。《全唐诗》存诗二首、断句八句,其中四句与晚唐李涛诗重出;《全唐诗补编》补二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宋史》本传。

【介绍】:

唐代诗人。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懿宗时人。咸通七年(866)温庭筠为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涛与卫丹等人所作诗赋,为温庭筠所称赏,张榜于都堂。然终未能进士及第。能诗,篇咏甚著,“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等句,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三联。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

猜你喜欢

  •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介绍】:白居易作于大和五年(831)在洛阳河南尹任上。诗的上半描写了自己新制绫袄的轻柔,保暖,漂亮;后半笔锋一转,想到了饥寒贫苦的百姓,以及自己身为一方长官“一身独暖”的惭愧;最后发出了“争得大裘长

  • 早寒有怀

    【介绍】:孟浩然作。见《早寒江上有怀》。

  • 寄远十二首

    【介绍】:李白作。见《寄远十一首》。

  • 李序

    【介绍】:行六,深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初唐著名诗人李百药五世孙。贞元间官殿中侍御史,后迁御史大夫。约卒于元和四年(809)以前。《全唐诗》存诗1首。

  • 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

    【介绍】:曹松《九江暮春书事》诗句。诗写夜宿九江所见之景。上句写渔舟火影之下人物活动,下句写钟声过后,人们尚未歇息。妙在体物之细,不直接写灯火,而写灯火下人影之晃动,暮春夜晚之热闹全出矣。

  • 隐山

    在今广西桂林市西郊西山公园内。唐桂管观察使、诗人李渤发现并着力开发。山虽不大,但有大小溶洞10余个,著名的有6个,由李渤刻石命名为朝阳洞、白雀洞、嘉莲洞、夕阳洞、南华洞、北牖洞,合称“隐山六洞”,为八

  • 二斗

    指北斗和南斗。皎然《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星文齐七政,天轴明二斗。”

  • 江夏别宋之悌

    【介绍】:李白作。宋之悌,初唐诗人宋之问之弟,宋若思之父。开元二十二年(734)坐事流放岭南,途经江夏与李白相遇。李白写此诗以赠别。诗中以长江浩浩的流水起兴,寄寓依依惜别之意,对友人的贬谪表示深切的同

  • 郭信臣

    【介绍】:见郭廷谓。

  • 太憨生

    十分娇痴。生,词缀,无义。传为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