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感遇十二首

感遇十二首

【介绍】:

张九龄作。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张九龄受奸相李林甫排挤,被贬荆州长史,直到二十八年春归里。这组诗当作于此时。诗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讽喻时政,向与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并称。清刘熙载说:“曲江(张九龄)之《感遇》出于《骚》,射洪(陈子昂)之《感遇》出于《庄》,缠绵超旷,各有独至。”(《艺概·诗概》)贺贻孙更说:“张曲江《感遇》,则语语本色,绝无门面矣,而一种孤劲秀澹之致,对之令人意消。盖诗品也,而人品系之。”(《诗筏》)如第一首“兰叶春葳蕤”,全诗以兰、桂自喻,表现了诗人淡泊自守、不慕荣利的高洁情操和洒脱襟怀。第七首“江南有丹橘”,则以橘喻人,通过对经冬犹绿的丹橘的歌颂,表现了作者岁寒不凋的坚贞节操和济世不能的抑郁情怀。含蓄蕴藉,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猜你喜欢

  • 八牖

    古代明堂包括九室,每室有八个窗子。因以代指明堂。褚亮《明堂乐章·雍和》:“八牖晨披,五精朝奠。”

  • 碧鸡坊

    唐街巷名。在四川省成都市。唐代诗妓薛涛曾住此。杜甫《西郊》:“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

  • 钱叔献

    【介绍】: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据《舆地纪胜》收《至西山》残诗2句。

  • 指佞草

    传说中能识别奸佞的草。见晋张华《博物志》卷四。后亦喻指能辨别奸佞的忠直之士。古之奇《秦人谣》:“何人仕帝庭,拔杀指佞草。”亦省称“指佞”。李咸用《题友生丛竹》:“指佞不长生,蒲萐今无种。”

  • 瑶林琼树

    传说中的仙界的玉花树。比喻人的品格高尚。李商隐《安平公诗》:“其弟炳章犹两?,瑶林琼树含奇花。”

  • 二三子

    犹几个人;诸君。白居易《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我与二三子,策名在京师。”

  • 新鲜

    ①清新鲜洁。孟郊《游华山云台观》:“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②形容食物保持鲜活状态没有变质。有时亦指未经加工。李咸用《谢僧寄茶》:“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纻眼细匀于研。”

  • 笑靥

    古代妇女脸上的妆饰物。韦庄《叹落花》:“西子去时遗笑靥,谢娥行处落金钿。”

  • 年时

    往年;以前。卢殷《雨霁登北岸寄友人》:“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

  • 杨师道集

    诗集。唐杨师道撰。师道原有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皆著录之,宋以后亡佚,故不为《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