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寅
【介绍】:
见徐夤。
【介绍】:
见徐夤。
晋沛国名士,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建威参军,嗜酒放达。见《晋书·刘伶传》。后用作不拘礼法、放达纵酒之典。李贺《将进酒》:“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介绍】:唐代诗人。湖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排行十五。曾为湖州长城丞。举宏词不第。大历八、九年(773、774)间,与湖州刺史颜真卿、皎然等联句,参与讨论颜所撰《韵海镜源》。能诗。《全唐诗》存
【介绍】:李端作,写于早年隐于嵩山时。宋州,即睢阳郡,今河南省商丘市。安史叛乱时,张巡、许远坚守此城,终因外无援兵而陷落。诗伤悼张巡、许远之死,对他们的忠贞大节表示钦敬,而对坐视不救的贺兰进明等唐将则
【介绍】:施肩吾作。这首小诗写七夕之夜,其六岁小女偷学成人拜月乞巧的故事。小女孩并不清楚“巧”“拙”之事,惟其不知,那一本正经地在堂前对月膜拜的举动才显得充满稚趣,天真烂漫之态跃然纸上。
丰熟貌。张祜《忧旱吟》:“嘉禾穟为实,灌注期穰穰。”
①谓极远的大海。典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钱起《巨鱼纵大壑》:“龙摅回地轴,鲲化想天池。”②
三国魏人,曾任尚书,为人公正亮直,评人论事不怀私心,好选拔贤明。见《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后因用为咏尚书之典。张九龄《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人思崔琰议,朝掩祭遵公。”
①谓战争气氛。李白《塞下曲六首》之六:“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②犹士气。杜甫《新婚别》:“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池名。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相传隋蜀王杨秀取土筑城,因为池,有一僧人见之叹曰:“摩诃宫毗罗。”意谓此池广大有龙,后因以为池名。杜甫有《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诗。
【介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生卒年不详。乔知之之父。高祖时,娶庐陵公主,为驸马都尉。贞观二年(628)为游击将军。二十年(646)为夏州都督。显庆三年(658)授凉州刺史。上元二年(675)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