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末五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与李洞、齐己同时,相友善。能诗,风格与李洞相似。有诗集,不传。事迹见唐齐己《览清尚卷》诗。
【介绍】:唐代高僧。生卒年、籍贯不详。药山惟俨(745或759—828)法嗣。与云岩寺昙晟(?—829)为释友。元和至大和间人。曾居苏州华亭,泛小舟随缘度日,世称华亭和尚或船子和尚。能诗。撰《船子和尚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宪宗、穆宗时人。长庆中,试大理评事,为剑南西川观察巡官。节度使段文昌登临题诗,敬伯等作诗相和。《全唐诗》仅存其和诗二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〇。
比喻前功尽弃或希望落空。语本高适《封丘作》:“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介绍】:杜甫乾元二年(759)秋在秦州(今甘肃天水)作。花门,回纥之别称。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曾借回纥兵以平乱,收复两京,回纥之功为多。但回纥剽悍难驯,久留必为患。故诗人对肃宗的一味依赖回纥,表示
①传说中白色的龙。李商隐《鱼龙山》:“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②比喻远望中的清水。白居易《湖亭晚望残水》:“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③即白龙堆。东方虬《昭君怨》:“掩泪辞丹
传统诗歌声病说八病之一。指五言诗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致使两头粗中央细,如蜂腰状,故称。如虞炎《咏帘》:“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轩”、“时”皆平声,“殿”、“日”皆仄声,为蜂腰。宋蔡宽夫则认为五字
【介绍】:柳中庸《丁评事宅秋夜宴集》诗句。惊,吹起。拥砌,簇拥在台阶旁。二句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描写了秋夜宅院中的萧瑟凄清景色,烘托了夜宴将罢时乐尽转哀的客子愁怀。
【介绍】:①(全)郭绍兰作。此诗写对在外经商丈夫的思念,劝其归家。深切感人。据《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载,绍兰之夫任宗在外经商,数年不归,诗人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停留其肩,见足系书,便解下看,
本为商代师保之官,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商汤时伊尹任阿衡,故又专指伊尹。后世则成为宰相等辅弼大臣的代称。陈彦博《恩赐魏文贞公诸孙旧第以直臣》:“阿衡随逝水,池馆主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