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衣服。储光羲《樵父词》:“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古俗七月七日为曝衣日。沈佺期《七夕》:“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
凌枫选编。新加坡胜华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5月出版。本书选录了适宜青少年阅读的唐诗名篇50首。每首诗配有“注释”、“诗意浅解”、“作者简介”及插图。书后另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柳宗元略传共5篇。
【介绍】:见皇甫冉。
供奉天子祖庙以为祭品的牺牛。庄子曾以之为喻,比喻高官厚禄之人虽享受荣华富贵,也不过是君主的牺牲品。见《庄子·列御寇》。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孤豚眠粪壤,不慕太庙牺。”
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在浐水西岸,又称浐阪。白居易《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介绍】:天宝时人。曾作诗送贺知章归会稽。或疑即韩朝宗。《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1首。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八年(813),时丁母忧退居下邽。乡居生活使诗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农民,目睹他们的艰难生涯。此诗前十二句写大雪大寒中,衣不蔽身的农民只得靠烧蒿草荆棘取暖。后八句写自己衣裘盖被以御寒
【介绍】:见文炬。
〔日〕田中克己著。日本评论社1944年出版。此书是对李白诗歌的注释、鉴赏和传记论。
去掉旧有的毛发和骨髓。谓又得新生。相传有仙人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后因以“伐毛返骨髓”谓面目一新。贾岛《纪汤泉》:“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