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孙光宪

孙光宪

【生卒】:895?—968

【介绍】:

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资阳西)人。《宋史》、《十国春秋》有传。唐末为陵州判官,后唐天成初,为荆南高季兴掌书记。历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入宋,授黄州刺史,为政颇有治声。光宪博通经史,尤勤学,聚书数千卷,抄写雠校,老而不废。著述甚丰,今传《北梦琐言》。能诗工词,为花间派词人,其词清丽疏朗,少脂粉气。诗多乐府民歌体,音乐性强,清新活泼,朗朗上口。《全唐诗》存诗8首、断句2联,词80首(与诗重出3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生卒】:?—968

【介绍】:

五代词人。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人。世务农。惟光宪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聚书数千卷,或自抄写,孜孜雠校,老而不废。在唐,为陵州判官。后唐明宗天成初,避地江陵。时高季兴割据荆南,署为掌书记,从此仕南平国。历事三世,累官至荆南节度副使、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因称孙少监。宋乾德元年(963),赵匡胤遣使平定湖南,假道江陵,光宪审时度势,力劝国主献土归降。有功,授黄州刺史,在郡有声。拟用为学士,未及而卒。光宪以才学自负,尝谓知己曰:“宁知获麟之笔,反为倚马之用。”好著述,有《荆台集》三十卷,《巩湖编玩》三卷,《笔佣集》三卷,《橘斋集》二卷,《蚕书》二卷,俱佚。《续通历》,因纪事失实,于北宋太平兴国初诏毁。《北梦琐言》三十卷,记述晚唐五代士大夫、文人遗闻轶事及社会风俗人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今存二十卷。雅善小词,《花间集》录其词二十五调六十一首,仅次于温庭筠。《尊前集》又收四调二十一首。凡二十九调八十四首。用调、作词数量之多,在唐五代花间词人中首屈一指。王国维辑有《孙中丞词》,收入《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光宪词取材较广,别开生面。咏史词《河传》(“太平天子”),借古讽今,意到笔随,深隐含蓄,寄意遥深。在词林中实属难得。边塞词《定西番》(“鸡禄山前”),想像塞外射猎,英英露爽。写女人相思之词则以刻画少女轻盈体态和柔情蜜意见长,名作如《浣溪沙》(“蓼岸风多”、“兰沐初休”)、《菩萨蛮》(“木棉花映”)诸阕,各呈异彩。词风清疏秀朗,气骨甚遒。其婉约精丽处,神似韦庄;沉郁处,又可与李后主比肩。《风流子》(“茅舍槿篱”),声色并茂,饶有田园生活气息,下开北宋苏、辛农村词先声。《全唐诗》又存诗八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事迹见《宋史·荆南世家》、《十国春秋》本传。刘尊明有文考光宪生平。

猜你喜欢

  • 疑年

    《左传·襄公三十年》载:晋悼夫人施舍食物给建造杞城城墙的工匠,绛县有一个老年人也去吃饭,人们对他年龄的大小产生怀疑,老人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师旷推断他为

  •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介绍】: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末二句。谓怎么能得到万丈长的大皮袄,把整个洛阳城都盖起来(使全城人不受饥寒)。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崇高思想,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一境界。

  • 品子

    指有品级的官员之子弟。孟郊《立德新居》之六:“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犁。”

  • 春秋癖

    晋杜预好读《春秋》,曾作《春秋左氏传注》,对晋武帝自谓有“《左传》癖”,后因以“《春秋》癖”比喻人好学不倦,博学多闻。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晓达兵家流,饱闻《春秋》癖。”元稹《哭吕衡州六首

  • 杖出泉

    东晋高僧慧远见庐山清静,足以息心,筑龙泉精舍,因距水源太远,乃用禅杖叩地,泉涌成溪。事见《高僧传·晋庐山释慧远》。后因以“杖出泉”为咏高僧之典。钱起《送赟法师往上都》:“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

  • 李义府集

    文集。唐李义府撰。《旧唐书·李义府传》谓文集三十卷,传于世,同书《经籍志下》作《李义府集》三十九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四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久已亡佚。《全唐诗》存诗八首;《全唐文》存文三篇,《唐

  • 鲍溶诗集

    全书六卷、外集一卷。《四库全书》据江南叶裕家抄本著录,存诗145首。溶诗今尚存明、清刻本、抄本多种。

  • 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李长之著。1941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序、导论、“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失败的鲁仲连——李白的从政”、“李白的文艺造诣和谢朓”、“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李白——寂寞的超

  • 震泽

    湖名。今江苏太湖为其一部分。张众甫《送李司直使吴》:“震泽逢残雨,新丰过落花。”

  • 陈拾遗

    【介绍】:见陈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