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的境界

唐诗的境界

林明德、赖芳伶著。台湾明道文艺杂志社1979年1月再版。本书收录了唐代29位重要诗家的代表作85首,主要为古体诗近体诗,大致按诗人所处年代先后为序。各家作品,先叙诗人传略,再列原文,加以注释和赏析。赏析部分,除了参考传统的诗评外,还应用现代美学观点,试图“藉新、旧识照的透视,一窥唐诗的奥秘”。书首有“序”。

猜你喜欢

  • 平韵

    指平声韵。与“仄韵”相对。在讲求诗词格律时,亦特指处于韵脚地位的平声韵。押平韵是近体诗的正例,仄韵很少见,而古体诗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

  • 机械

    灵巧的器具。柳宗元《放鹧鸪词》:“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罦。”

  • 悲路穷

    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三国魏阮籍常独自驾车,任意行驰,无路可走时即大哭而回。后用为哀叹没有出路的典故。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弹琴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 槐棘

    槐棘为三槐九棘的缩语,相传周朝于宫外树三槐九棘,标明三公与卿大夫朝见天子的位置。后因以“槐棘”代指三公九卿。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左右抗槐棘,纵横罗雁羔。”

  • 答效

    即报效。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形容真潦倒,答效莫支持。”

  • 汧阳县阁

    【介绍】:韦庄作。见《汧阳间》。

  • 平地风波

    语出杜荀鹤《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之二:“只怕马当山下水,不知平地有风波。”本谓突然发生的波涛。后多用以指突然的事件或变故。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人间平地风波起,歹笑於陵噉嘈李。

  • 曳尾

    《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臧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后因以“曳尾”比喻逍遥自适的隐

  • 隐隐

    相连貌。李白《古风》之四十五:“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 刘得仁

    【介绍】:唐代诗人。得,一作德。生卒年、籍贯不详。家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公主之子。生于贞元中。出身权贵之家。开成至大中间,兄弟皆为显宦。得仁独刻苦为文,立志由科举谋仕。出入举场三十年,晚年以致变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