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选集。清孙洙编选。此诗编成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共六卷,一作八卷,选唐代初、盛、中、晚各个时期七十七位作者,诗三百十首,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编次,除五律外,其余各体又另立乐府一项。由于受到当时文艺思潮的影响,所录作品在内容上偏重于温柔敦厚,而在艺术上则推崇神韵淡远,故集中选杜甫诗最多,而不取其“三吏”、“三别”,白居易秦中吟》等也不予选录;选王维诗仅次于杜甫,中晚唐近体诗入选也较多。诗中有简略批点,点醒题旨,生发感慨或解析章法。编者自称吸收了《千家诗》“易于成诵”的经验,又看到它“工拙莫辨”体制不当的缺点,因而选取唐诗中尤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所选多为名篇,易于成诵,故问世以后,广为流传。为其注疏者多达十数种,旧注以陈婉俊注本最为流行。传世刊本,较早者有咸丰二年(1852)小石山房刻本。

①清孙洙选编。孙洙(1711~1778),字临西,别号蘅塘退士,无锡(今属江苏)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著有《蘅塘漫稿》。《唐诗三百首》,八卷(或作六卷)。共选唐77家诗310首。以诗体编排。有注释和评点。前有孙氏《题辞》一篇。此书选诗,大家、小家均能顾及,初、盛、中、晚都不偏废,五七言、古近体兼收,所录又多为脍炙人口、易于成诵之名篇,堪称手眼别具、选裁精谨。是我国古代最重要、最著名的唐诗选本之一,也是一部影响最大、读者最多的唐诗选本和家塾课本。此书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流传版本甚多。有清咸丰二年(1852)小石山房刻本、清同治九年(1870)常熟黄氏艺文堂刻本等。并有注本多种。②清蘅塘退士选编,杨帆、张达点评。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年11月出版,14万字,收入《古典诗歌精华鉴赏》丛书中。本书在众多《唐诗三百首》注释本中以其“详而不繁、略而不漏、简明扼要、通俗易读”见长。且在每首诗后均附有“提要”、“注释”,便于读者领略诗歌的内涵与意蕴。首有“蘅塘退士原序”、“前言”及于庆元辑“姓氏小传”。③周刚、李泽淳注。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33万字,为马清福主编《新注古典诗文十大传统选本》之一种。本书以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的“四藤吟社”本《唐诗三百首》为底本,参照前人研究成果,重点注释了诗文本事、典故、引文、人名、地名、帝王年号、生僻词句,以帮助读者扫清阅读篇章的障碍为要,不作串讲和赏析。书前有“前言”和“蘅塘退士原序”。④耐苇主人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全书共收唐代81位诗人的294首诗,以李白(32首)、杜甫(31首)收诗最多,其次为白居易16首,王维14首,刘禹锡12首,其余均不到10首。每位诗人都有“作者简介”,每一首诗都有注释和简析。⑤香港联益书店出版(版权页无其他说明),本书以英汉对照方式收录唐诗299首,全部按诗家姓名英译字母顺序编排。

猜你喜欢

  • 凤凰山

    岐山的别名。传说周文王时凤鸣岐山,故称。在今陕西凤翔县。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电兵凤凰山,帐殿泾渭辟。”

  • 高鹤林

    【介绍】:肃宗、代宗时人。官都虞侯冠军大将军试太常卿。代宗初曾出使日本,欲谒鉴真,适逢鉴真圆寂,有诗述怀。《全唐诗逸》存诗1首。

  • 骆宾王诗

    诗集。唐骆宾王撰。明高儒《百川书志》卷一四著录有《骆宾王诗》一卷。一卷本传世者有明杨一统辑《唐十二名家诗》万历十二年(1584)刊本。

  • 裴侨卿

    【介绍】: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裴守真子。开元中为郑县尉。官终起居郎。撰《微言注集》二卷。作品已佚。事迹见《新唐书》之《艺文志一》、《宰相世系表一上》、《裴守真传》。

  • 盘石

    即磐石。《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后因以“盘石”喻指宗室藩王。亦指封建帝王基业稳固。高适《信安王幕府诗》:“盘石藩维固,升坛礼乐先。”权德舆《赠文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介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句。二句写李白梦中飞度千山万水的情景,奇妙轻灵。乔亿曰:“太白诗‘一夜飞渡镜湖月’,又诗:‘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皆天仙语也。太白诗境正如此。”(《剑溪说

  • 连城璧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后用以“连城璧”喻珍贵的人才和物品。陈子昂《答洛阳主人》:“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亦作“连城”。刘

  • 封彦卿

    【介绍】:字峙元,其先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家于安邑(今山西运城)。封敖子。大中元年(847)进士。咸通间,官至中书舍人,十三年(872)贬潮州(一作湖州)司户,迁吕州刺史。《全唐诗》存诗1首。

  • 烦促

    迫促。杜甫《课伐木》:“尔曹轻执热,为我忍烦促。”

  • 淡若水

    《庄子·山木》有“君子之交淡若水”之语,故以“淡若水”指君子之交。骆宾王《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唯将淡若水,长揖古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