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吕温

吕温

【生卒】:772—811

【介绍】:

字和叔,一字化光,行八。郡望东平(今属山东),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吕渭长子。新、旧《唐书》有传。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历校书郎、左拾遗、侍御史、刑部郎中,后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出为州刺史,有善政。卒于任所,柳宗元刘禹锡皆有诗哭之。曾出使吐蕃,被拘经年。讲求王霸之略,善为文,著名当时。能诗,有《吕和叔文集》行世。《全唐诗》存诗2卷。

【生卒】:772—811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郡望东平(今属山东),家于洛阳(今属河南)。排行八。吕渭子。早年随父学《诗》、《礼》,师陆质治《春秋》,从梁肃学文章。贞元初寓居扬州,返洛阳。贞元三年(787),南出襄、樊间,作《由鹿赋》。九年(793)、十一年(795)两次由长安应试失利而回,有《傅岩铭》、《登望思台铭》。十一年(795)冬游齐州历山。该年或下年,有《上族叔齐河南书》给河南尹齐抗。十四年(798)进士及第。十五年(799)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次年,丁父忧。服除,因受王叔文赏识,于十九年(803)擢左(一作右)拾遗。与刘禹锡柳宗元等交往甚密,受其推重。二十年(804),为入吐蕃副使,转侍御史。出使期间,朝廷出现永贞革新,他深以不能参与其事为憾。永贞元年(805)返京后,迁户部员外郎。转司封员外郎。元和三年(808),因奏劾宰相李吉甫不实,由刑部郎中兼侍御史贬均州刺史,再贬道州刺史。五年(810),转衡州刺史。所至有政声。次年卒于衡州,世称吕衡州。工文,尤长于铭赞。《成皋铭》、《古东周城铭》、《三受降城碑铭》、《张荆州画赞》、《凌烟阁勋臣颂》等,往往在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述中,显示其不凡的识见和抱负,时有奇逸之气。其他如《诸葛武侯庙记》、《人文化成论》、《三不欺先后论》等也是如此。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谓其“始学左氏书,故其文微为富艳”。气势充沛,文采赡逸,是其重要特点。亦能诗。《沧浪诗话》谓其诗胜晚唐诸人。《经河源军汉邨作》、《道州将赴衡州酬别江华毛令》、《闻砧有感》等较多现实内容。《刘郎浦口号》等也是传世佳作。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谓“温诗虽不及刘、柳,气亦劲重苍厚”。文集有《吕温集》十卷,原为刘禹锡编次,《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原集已散佚。传世《吕衡州集》、《唐吕和叔文集》等亦为十卷,系后人编成,间有他人作品。《全唐文》存文七卷,《唐文拾遗》补二篇,《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存墓志二篇。《全唐诗》存诗二卷。事迹见其诗文及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柳宗元《祭吕衡州温文》,新、旧《唐书》本传。刘德重、赵荣蔚各有文考吕温生平。

猜你喜欢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介绍】:杨炯《从军行》诗句。一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表达了投笔从戎的书生意气和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传达出初唐文人的共同心声。情辞慷慨,笔力雄健。

  • 刘复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早年屡试不第,曾从戎出塞。大历中进士及第。贞元八年(792)为监察御史或殿中侍御史,分司东都。后官至水部员外郎。与孟郊友善。有诗名。令狐楚《御览诗》选其五、七律四

  • 李忱

    【生卒】:810—859【介绍】:即唐宣宗,846—859年在位。初名怡,即位时改名忱,宪宗第十三子。长庆元年(821)封光王,会昌六年(846)即位。晚年仍好神仙,服药致死。谥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

  • 古风(美人出南国)

    【介绍】:李白作。此诗以南国美人自比,因受紫宫女之谗妒,因此毅然辞归南国。萧士赟云:“此太白遭谗摈逐之诗也,去就之际,曾无留难。然自后人而观之,其志亦可悲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二)当作于天宝三

  • 汪极

    【介绍】:字极甫,歙州(今安徽歙县)人。昭宗朝进士。余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

  • 南岳大庙

    在湖南省衡山南岳镇。为我国五岳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由棂星门、盘龙亭、正川门、御碑亭、御书楼、正殿、后门、四角楼等组成,占地近十万平方米。与泰安岱庙、登封中岳庙并称于世。据《南岳

  • 崔涤

    【生卒】:?—726【介绍】:唐代诗人。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多辩智,善谐谑,素与玄宗款密。用为秘书监,出入禁中。后赐名澄。从东封还,加金紫光禄大夫,封安喜县子。开元十四年(726)卒,赠兖州刺史

  • 苏子卿

    见“苏武”。

  • 罗虬

    【介绍】:唐代诗人。台州(治今浙江临海)人。生年不详。咸通以来,累举进士不第,因依附宦官,与秦韬玉等合称“芳林十杰”。乾符六年(879)官台州刺史。广明元年(880)后,充鄜延节度使从事。怒杀歌妓杜红

  • 李虞

    【介绍】: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亳州谯(今安徽亳州)人。初隐虢州华阳山,长庆中因怨恨族叔李绅而依宰相李逢吉,擢为拾遗,与张又新等人党附李逢吉,人称“八关十六子”。后历河南士曹参军、左补阙、员外郎兼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