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ī)犹等次。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双阙纷容卫,千僚俨等衰。”
文体名。唐、宋、金、元时代“说话”艺人说唱故事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艺术发展起来的文学样式。唐代已出现“说话”艺术和话本。白居易《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光阴听话移。”自注:“尝于新昌宅听说《
指春秋晋介之推。介之推从晋公子重耳出亡,后重耳归国,立为晋文公,遍赏诸从者,惟不及介之推,有人言及此事,晋文公欲赏之,之推与其母逃避山中,隐居不出。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杜甫《壮游》:“子推避赏
凶猛。白居易《南阳小将张彦硖口镇税人场射虎歌》:“忠良效顺势亦然,一剑猜狂敢轻动。”
【介绍】:权德舆作。严陵,指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严光曾隐居浙江富春江,后人称其垂钓处为严陵钓台。诗人至钓台寻幽访古,追想前贤遗风,赞扬严光的高尚德义,以为严光“潜驱东汉风,日使薄者醇”。沈德潜以为
亦称“声对”。指诗句中的某一词从字面上不能构成工对,借用它的谐音字即相对,诗义仍应从字面上来理解,不以谐音字解释,称为借音对。如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之一:“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楠
【介绍】:韩愈作。见《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见《唐代文学研究》。
指东晋许映、许穆父子。二人俱精通道家学说,故用以代指隐逸修道之士。皮日休《送董少卿游茅山》:“名卿风度足杓斜,一舸闲寻二许家。”
见“赤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