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赵嘏《越中寺居》诗颔联。二句勾画出一幅寺月风情图。出句写寺之幽僻境地:冷月映照,野桥自横。对句写凭窗临风者所见所感。二句组合清冷意象,寄寓深婉意兴,堪为佳句。
【生卒】:639—710【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昌谷。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博览经史,尤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补宁州参军,转恒州司法,恭陵丞,豫王府录事参军。授水部员外郎,历侍御史、夏官员外郎、水
【介绍】:李峤作。此篇为长言歌行,艺术内涵异常丰富,其混沌的气象源于汉魏乐府,其曲折柔曼的风姿出于南朝宫体,这两方面的因素经过诗人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诗的上半部分陈叙汉武帝幸临河东的经过,撞
【生卒】:720?—794?【介绍】:字文明,一字文初,行十四,广平(今河北永年东)人,或谓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长林(今湖北荆门西北)丞。贞元间,在
谓心灰意冷。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曹松《荆南道中》:“游秦分系三条烛,出楚心殊一寸灰。”
【介绍】:柳宗元作。元和十一年(816)春,宗元堂弟宗一自柳州(今属广西)去江陵(今属湖北),宗元作此诗送别。于诗中表达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抒发了自己宦海浮沉、远遭贬谪的愤懑与愁思。诗风遒劲苍健,情致
【介绍】:李白作。此诗是李白在江夏送蜀僧晏上人入长安之作。据新、旧《唐书》载,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原西京长安改为中京,上元二年(761),中京又复为西京。此诗当作于乾元至上元年间李白流夜郎遇赦释
【介绍】:崔涂作。见《春夕》。
山名。亦称“尼山”。在山东曲阜市东南。连泗水、邹城界。相传孔子之父叔梁纥、母颜征在祷于尼丘而生孔子,故孔子名丘,字仲尼。今山下尚有夫子洞,相传孔子生于此中。山上孔庙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程弥纶《怀鲁》:
【介绍】:喻坦之《发浙江》诗句。浙江,钱塘江在杭州以下称浙江,此处为江海相连之处。诗写此处所见之壮美之景:红日出于碧海云霞之上,溯流远望大江遥接长天。水天一色,景象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