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滞留;徘徊。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五九:“下窥千尺崖,上有云盘泊。”拾得《诗》之四三:“余住无方所,盘泊无为理。”②停驻。易静《兵要望江南·占雨》:“半雨半晴霞气过,且须盘泊好参详,去即阵难当。”
《后汉书·桓荣传》载:东汉人桓典曾任侍御史,不畏权贵。因常乘骢马,时人有“避骢马之御史”之语。“骢马”也即五花马。故后以“花骢”喻赞御史。钱起《喜李侍御拜郎官入省》:“粉署花骢入,丹霄紫诰垂。”
三国魏阮籍与其侄阮咸等竹林七贤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后因以“阮林”代指叔侄与亲朋友好欢聚畅饮之地。卢僎《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叔江阳令》:“称觞阮林下,赋雪谢庭幽。”参见“阮家集”。
【介绍】:李商隐作。作者在弘农县尉任上时,因不满滥施酷虐政治而得罪上司,诗人呈此诗“乞假”,愤而辞职。前两句写在职低位卑的县尉任上履行镇压人民的职责,内心感愧;后两句转而羡慕被刖去双足的卞和,免遭阶前
【介绍】:裴迪作。王右丞,即王维,曾任尚书右丞。逸人,即隐士。诗起句即言“恨不逢君”,一则表现了访人不遇的惆怅,再则见出对吕逸人仰慕之至。接下来的五句,写吕逸人居处之简陋与环境之清幽,以陶渊明、蒋诩之
后人对于伟大诗人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褒称,意指杜诗亦诗亦史,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唐孟棨首开此说,其《本事诗·高逸》云:“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介绍】:刘禹锡在苏州刺史任上作,时当大和六年(832)至八年。《杨柳枝词》,是舞曲名,汉乐府有《折杨柳》,唐有《杨柳枝》,为洛下新声,白居易据以作《杨柳枝词》。刘禹锡这九首诗,每一首都与杨柳联系在一
【介绍】:杜甫作。题下原注:“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杜甫在乾元二年(759)秋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居数月,又为衣食而携家去同谷(今甘肃成县)。途中写纪行诗十二首,这是第一首,故曰“发秦州
汉李延年《杂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后因以“一笑倾城”或“一笑倾国”极言女子之美。胡曾《咏史诗·褒城》:“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萧延恕著。岳麓书社1995年5月出版,31万字。为《中国古典诗词佳话系列》丛书之一种。本书从数十种诗话、野史和笔记小说中摘录唐诗和若干唐五代词本事共100则。每则以诗句为题,原文后,“注释”简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