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借音对

借音对

亦称“声对”。指诗句中的某一词从字面上不能构成工对,借用它的谐音字即相对,诗义仍应从字面上来理解,不以谐音字解释,称为借音对。如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之一:“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楠”借音为“男”,与“母”相对。参见“借对”。

猜你喜欢

  • 李白选集

    ①郁贤皓选注。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系“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之一。选诗300余首,选文18篇。以编年为主,每篇有注释、评笺、按语,注释详赡,对人名、地名、名物、典章制度、事典都加诠释,训诂多

  •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介绍】: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句。迥,远。二句描写军中狩猎活动。“地迥”、“草深”,是狩猎活动的大背景;“鹰犬疾”烘托狩猎场面之激烈高涨;“狐兔深”暗示狩猎满载而归,所获甚丰。本联与同时描写狩猎

  • 梅妃

    【介绍】:见江妃。

  • 李行言

    【介绍】:唐代诗人。郡望陇西(治今甘肃陇西南)。生卒年不详。中宗时,为左司员外郎,迁给事中,兼文学干事。能唱《步虚歌》。景龙中,中宗引近臣宴集,行言唱《驾车河西》。其《函谷关》诗为时人所称许。《全唐诗

  • 乌头白

    乌鸦头变白。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白居易《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参见“马生角”。

  • 魏征西

    曹操在任典军校尉时,要进一步为国立功,曾希望自己能封侯作征西将军,并能于死后在墓碑上写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后因用以称曹操。亦用以美称将帅。韩翃《送戴迪赴凤翔幕府》:

  • 邵昇

    【介绍】:唐代诗人。汝南(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武后久视元年(700),为雍州万年县尉。玄宗开元十三年(725),任台州刺史。又曾任润州刺史。终都官郎中。《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元和姓纂》卷九

  • 头陀

    佛教语。梵文音译词。意为“抖擞”,谓去掉尘垢烦恼。用以代称僧人,亦特指行脚僧。崔峒《题空山人石室》:“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

  • 戴公怀

    【介绍】:贞元时人。贞元六、七年间温州刺史路应以诗寄李纾、包佶、齐抗等人,戴公怀和之,题为《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监赵婺州齐处州》,《全唐诗》仅存此诗。

  • 白田

    地名。亦为渡口名。在江苏省宝应县南。李白《白田马上闻莺》:“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崔峒《送皇甫冉往白田》:“江边尽日雉鸣飞,君向白田何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