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七夕

七夕

【介绍】:

①(全)清江作。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乃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之期。诗以天上景观喻人间物象,以牛郎织女相见之难、会期之短和别离之速,抒写人间离别相思之苦。构意新奇,描绘生动,在同类诗篇中算得上是上乘之作。②(全)这首诗不见于《樊川文集》,连《外集》、《别集》都不载,是否确为杜牧所作,尚值得探讨,然《全唐诗》作为补遗收入杜牧诗中,故暂且作为杜牧诗。本诗即事名篇,立意奇警,又似别有寄托。作者在诗中极力表现的是一个“恨”字,有聚会之恨,有离别之恨,然而归根到底是对拆散他们的天帝之恨。诗意层层推进。为了表现“恨”,诗人着力于“聚”与“别”的对照,用“未抵”将恨升华,又用“最”将恨推向极致。《新唐书》说杜牧“刚直有奇节”,然“回踬不自振”,颇有抑郁不平之气。此诗大概是他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暗寓对时局的不满情绪。所表现的是自己内心深处那不可遏止而又无法排遣之恨。

猜你喜欢

  • 几多

    多少。李商隐《代赠二首》之二:“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 张旭

    【生卒】:675?~750?【介绍】:字伯高,排行九,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为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嗜酒,为“饮中八仙”之一;善狂草,行为狂诞,人呼为“张颠”。文宗时诏以李白歌诗、裴旻

  • 一善自足

    谓具有一种美德就很够了。语本《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晋陆机《嘲褚常侍》:“意充于一善,心盈于自足。”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 中秋月二首

    【介绍】:李峤作。第一首于“东风万古吹”的永恒中流露出沉重的怅憾,“不长出轮枝”即其表征。第二首命意尤深,“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二句,似乎不仅在感叹天象之不如人意,而且还意味着人事上的缺憾。这与“

  • 版筑臣

    见“版筑士”。

  • 郑符

    【生卒】:?~846?【介绍】:字梦复。会昌三年(843)为校书郎。与段成式、张希复多有唱和。《全唐诗》存其联句13首,词1首。

  • 唐代文学丛考

    陈尚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为《唐研究基金会丛书》之一。此书是作者有关唐代文学文献研究的论文集,凡23篇。作者充分利用存世典籍和新出文献,重视文献溯源,考订缜密周详,于唐文学中许

  • 梁父吟

    【介绍】:李白作。见《梁甫吟》。

  • 薛光谦

    【介绍】:见薛登。

  • 情知

    深知;明知。王翰《古蛾眉怨》:“情知白日不可私,一死一生何足算。”李山甫《赠弹琴李处士》:“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