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黄叔琳

黄叔琳

【生卒】:1672—1756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字昆圃,本歙县程氏,以父华蕃为舅氏黄尔悟后,姓黄,为大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历山东学政、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吏部侍郎、詹事、浙江巡抚等官。以文学政事,受知康、雍、乾三朝,有“北平黄先生”之称。著有《夏小正传注》、《史通训故补注》、《文心雕龙辑注》、《颜氏家训节钞》、《砚北杂录》等。


【生卒】:1674——1756

字崑圃。顺天大兴县(今属北京)人。康熙中期进士。历官刑部侍郎、浙江巡抚、山东布政使。雍正中,先后赴湖广议盐价,请治理浙江东西湖水道,兴水利溉田,皆得准行。藏书丰富,与方苞同以治经学著名。乾隆二十一年卒。


【生卒】:1672—1756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字昆圃,本歙县程氏,以父华蕃为舅氏黄尔悟后,姓黄,为大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历山东学政、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吏部侍郎、詹事、浙江巡抚等官。以文学政事,受知康、雍、乾三朝,有“北平黄先生”之称。著有《夏小正传注》、《史通训故补注》、《文心雕龙辑注》、《颜氏家训节钞》、《砚北杂录》等。


【生卒】:1674——1756

字崑圃。顺天大兴县(今属北京)人。康熙中期进士。历官刑部侍郎、浙江巡抚、山东布政使。雍正中,先后赴湖广议盐价,请治理浙江东西湖水道,兴水利溉田,皆得准行。藏书丰富,与方苞同以治经学著名。乾隆二十一年卒。


【生卒】:1672—1756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字昆圃,本歙县程氏,以父华蕃为舅氏黄尔悟后,姓黄,为大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历山东学政、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吏部侍郎、詹事、浙江巡抚等官。以文学政事,受知康、雍、乾三朝,有“北平黄先生”之称。著有《夏小正传注》、《史通训故补注》、《文心雕龙辑注》、《颜氏家训节钞》、《砚北杂录》等。


猜你喜欢

  • 李公麟

    【生卒】:1049—1106【介绍】:宋舒州人,或作舒城人,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

  • 钱振伦

    【生卒】:1816—1879【介绍】:清浙江归安人,初名福元,字仑仙,后字楞仙。道光十八年进士,官编修,主四川乡试,升国子监司业。曾主泰州崇实书院讲习。与弟钱振常同撰《樊南文集补编笺注》等。另有《示朴

  • 朱濆

    【生卒】:?—1808【介绍】:清广东人。起事海上,初以广东沿海为根据地,打击清军。嘉庆间与福建蔡牵会合,活动于闽浙洋面。寻进攻台湾鹿港、淡水等地。后与清将许松年激战海上,中炮死。

  • 萧方诸

    【生卒】:537—551【介绍】:南朝梁南兰陵人,字智相,一作明智。梁元帝子。聪警博学,明《老》、《易》,善谈玄。简文帝大宝元年,元帝尚为湘东王,拜方诸为中抚军以自副,出为郢州刺史,镇江夏,以鲍泉为行

  • 秦不虚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贤人,舜七友之一。详见雄陶。

  • 俞药

    南朝梁人,出身寒微。初为梁武帝左右给使,累迁至云旗将军、安州刺史。

  • 彭早住

    元末红巾军领袖彭大子。大死,所部由他率领。后依附毛贵。不久杀毛贵,贵部将续继祖又杀死他。

  • 伍云

    【生卒】:?—1425【介绍】:明凤阳府定远人。以荆州护卫指挥同知从攻交趾,破坡垒、隘留、多邦城,拔东西二都,皆有功。调昌江卫,仁宗初,随方政再起交趾,攻黎利于茶笼,阵亡。

  • 徐世宪

    【介绍】:元建宁浦城人,字宗度。为三山教官。议论通达,淹贯经史百家之言。有《皇王大训》、《经世鸣道集》。

  • 许胤宗

    【介绍】:隋唐时常州义兴人。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精医术,时柳太后病风不能言,胤宗以黄耆、防风等煮汤熏之,是夕语。唐高祖武德初累授散骑侍郎。时关中多骨蒸疾,胤宗疗视必愈。或劝其著书贻后世者,胤宗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