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智耀

高智耀

河西人。祖宗几代在西夏国做官,曾为进士第。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今属宁夏)。窝阔台时才被选用。在蒙哥、忽必烈时多次宣传儒学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忽必烈接受他的建议,于至元五年(1268)立御史台。官至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至上京(今属黑龙江)病逝。追封为宁国公,谥文忠。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猜你喜欢

  • 李璋

    字公明,用和长子。以章懿皇后恩,补三班借职,累官天平军节度观察留后,知澶州。迁武胜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仁宗手书“忠孝李璋”四个字以赐。出为武成军节度使、知郓州,京东盗杀县令,途中抢劫,璋赏罚分明,

  • 萧铣

    【生卒】:583-621梁宗室。隋末任罗川令。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等聚众反隋,他被推为主,以复梁室号召,五日内得数万人。乃自称梁王,年号凤鸣。次年称帝,迁都江陵。割据长江中游一带,兵至四十万。后

  • 李迨

    【生卒】:?—1148【介绍】:宋郓州东平人。少入太学。以荫补官,累迁济州通判。高宗以大元帅过济州,代郡守摄行公事,应办军需无缺,又熟谙典故,深为高宗叹赏。绍兴中,历知筠州、信州,除两浙、四川等路转运

  • 张泽楘

    【介绍】:清江苏华亭人,字道復,号文五。康熙四十一年举人,授盐城教谕。纵情诗酒,善画花鸟,绘墨荷野凫尤工。亦能诗。有《芳草斋集》、《喁集》、《滇海从亲集》。

  • 谢石

    【生卒】:327—389【介绍】:东晋陈郡阳夏人,字石奴。谢安弟。初拜秘书郎。累迁尚书仆射。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战中,以将军假节征讨大都督,赖侄玄、琰与刘牢之率兵力战,破前秦苻坚,迁尚书令,封南康郡

  • 王泰之

    【介绍】:元浙江海盐人,号竹趣。王鼎子。克绍父业,好画竹。

  • 董文忠

    【生卒】:1231—1281【介绍】:元真定路藁城人,字彦诚。董俊子。年二十二入忽必烈藩府。从取云南。世祖即位,以为郎。随时献纳,多所裨益。兄董文炳为中书左丞,卒,帝使继其官,不受。后授佥书枢密院事。

  • 于永

    【生卒】:?—前21西汉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定国子。少嗜酒多过失,年将三十,乃折节厉行。以父为三公之故,任侍中中郎将、长水校尉。父死,继爵为侯,任散骑光禄勋,官至御史大夫。娶宣帝长女馆陶公主

  • 昭睢

    【介绍】:战国时楚国人。楚怀王臣。秦昭王约会怀王于武关。怀王忧不能决,昭睢劝王毋行,发兵自守。怀王不听,卒为秦所留。后昭睢诈赴齐,用计使留齐为质之太子横归楚,立为王。

  • 萧岩寿

    【生卒】:1029——1077乙室部人,刚正廉直。道宗即位,历文班太保,敌烈部节度使。大康元年(1075),为北面林牙,面析廷诤,与乙辛相忤,出为顺义军节度使。乙辛复为枢密使,流岩寿于乌隗路,终身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