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允

高允

【生卒】:391—487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伯恭。高湖侄。少孤,曾为僧,名法浮,不久还俗。性喜文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初为郡功曹。太武帝神四年被征,拜中书博士,迁侍郎,以本官领著作郎与崔浩等同国记。受命以经授太子。太平真君十年坐浩等所修史实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得太子营救获免。文成帝即位拜中书令,常召入禁中咨询终日,帝恒呼“令公”而不名。献文帝时受知冯太后,参决大政。定律令,兴学校,军国书檄多出其手。孝文帝即位进爵咸阳公。太和二年以疾告归,后又征拜镇东大将军、领中书监。谥文。


【生卒】:390-487

字伯恭,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初为沙门,未几还俗求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为郡功曹。后讲经学,受业者千余人。太武帝召为中书博士,迁侍郎。时禁封良田,允谏,帝除田禁以授民。崔浩得罪,允自承责任,且言浩罪不至死,帝为允赦多人。历事文成、献文、孝文三帝,皆有直言,亦被优容。为郎官二十七年,时百官无禄,诸子樵采自给。献文从允议,于郡国立学。青、齐被俘士人,因允而得出仕者多。后位尚书、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卒,赠典特优。谥文。(,参见《北史》)


【生卒】:391—487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伯恭。高湖侄。少孤,曾为僧,名法浮,不久还俗。性喜文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初为郡功曹。太武帝神四年被征,拜中书博士,迁侍郎,以本官领著作郎与崔浩等同国记。受命以经授太子。太平真君十年坐浩等所修史实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得太子营救获免。文成帝即位拜中书令,常召入禁中咨询终日,帝恒呼“令公”而不名。献文帝时受知冯太后,参决大政。定律令,兴学校,军国书檄多出其手。孝文帝即位进爵咸阳公。太和二年以疾告归,后又征拜镇东大将军、领中书监。谥文。


【生卒】:390-487

字伯恭,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初为沙门,未几还俗求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为郡功曹。后讲经学,受业者千余人。太武帝召为中书博士,迁侍郎。时禁封良田,允谏,帝除田禁以授民。崔浩得罪,允自承责任,且言浩罪不至死,帝为允赦多人。历事文成、献文、孝文三帝,皆有直言,亦被优容。为郎官二十七年,时百官无禄,诸子樵采自给。献文从允议,于郡国立学。青、齐被俘士人,因允而得出仕者多。后位尚书、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卒,赠典特优。谥文。(,参见《北史》)


【生卒】:391—487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伯恭。高湖侄。少孤,曾为僧,名法浮,不久还俗。性喜文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初为郡功曹。太武帝神四年被征,拜中书博士,迁侍郎,以本官领著作郎与崔浩等同国记。受命以经授太子。太平真君十年坐浩等所修史实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得太子营救获免。文成帝即位拜中书令,常召入禁中咨询终日,帝恒呼“令公”而不名。献文帝时受知冯太后,参决大政。定律令,兴学校,军国书檄多出其手。孝文帝即位进爵咸阳公。太和二年以疾告归,后又征拜镇东大将军、领中书监。谥文。


猜你喜欢

  • 许元忱妻胡氏

    鄞(今浙江宁波)人。元忱死。胡氏守墓庐,苦卧柩旁,夜携刀。有求她为配偶者,胡氏毁面剪发,断左手三指以拒绝。

  • 辛渊

    【生卒】:?—420【介绍】:十六国时西凉陇西狄道人,辛绍先父。仕李昺为骁骑将军。暠子李歆待之亦厚。后歆与沮渠蒙逊战于蓼泉,军败失马,渊以所乘授歆而身死。

  • 陈叔达

    南朝陈人,字子聪,陈宣帝第十七子,太建十四年(582)立为义阳王。历为仁武将军、丹阳尹。陈亡入隋,仕至绛郡通守。(,参见《南史》)

  • 胡秀林

    【介绍】:五代时人。妙精历法,多所纠正。唐昭宗景福中,为司天少监。会《宣明历》有差,遂与边冈、王稚同改新法上之,赐名《景福崇元历》。光化中,迁司天监。宦官刘季述废昭宗,欲杀秀林以立威,秀林正言斥之,季

  • 白不信

    元末红巾军刘福通部将。元至正十七年(1357)福通兵分三路北伐。他和大刀敖、李喜喜率西路军向关中进发,连克数城,后被元兵击败,归附明玉珍。

  • 令狐澄

    【介绍】:唐宜州华原人。令狐定子。登进士第,累辟使府。僖宗乾符间官至中书舍人。撰《贞陵遗事》二卷,记宣宗朝轶闻。

  • 匡源

    【介绍】:清山东胶州人,字鹤泉。道光二十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吏部侍郎。咸丰间入直军机处。罢官,主讲济南泺源书院,暇时以山水写意。

  • 董均

    【介绍】:清江苏娄县人,字平铨。贡生。官无为州训导。有《疏庵诗馀》。

  • 李章

    【介绍】:元东平人,字君章。性通简。工画。晚年画墨竹有高致。亦工书。

  • 官抚极

    【介绍】:明湖广黄冈人,字进之,一作建之,号用庵。官应震次子,拔贡生,任贵阳通判。升平越知府。以袭擒苗帅蓝二,擢太仆寺卿,致仕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