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判
【生卒】:532—615
【介绍】:
隋僧。曹州承氏人,俗姓何。十五岁游学,略综儒道。十九岁出家。北齐废帝时,自邺都出关塞。北周武帝保定二年,抵长安,诏住大乘寺。四年,表请西行,至高昌国,往突厥。复归长安,住乾宗寺。灭佛时,奔太白山,寻往华山。隋初复为菩萨僧,住大兴善寺。文帝开皇初,于终南山结草为寺以居,敕额为龙池寺。
【生卒】:532—615
【介绍】:
隋僧。曹州承氏人,俗姓何。十五岁游学,略综儒道。十九岁出家。北齐废帝时,自邺都出关塞。北周武帝保定二年,抵长安,诏住大乘寺。四年,表请西行,至高昌国,往突厥。复归长安,住乾宗寺。灭佛时,奔太白山,寻往华山。隋初复为菩萨僧,住大兴善寺。文帝开皇初,于终南山结草为寺以居,敕额为龙池寺。
陵州(今属河北)人。至正十八年(1358)贼犯陵州时,为不负夫,投井而死。
【介绍】:清浙江会稽人,字尔唯,号约庵。顺治十一年官苏州知府。工书,善画山水。
【介绍】:北周初神武人,字恃德。少便骑射,有膂力,年十八,从尔朱天光定关中,以功拜宁远将军。天光败,从贺拔岳,授征西将军。及岳被害,从宇文泰,平侯莫陈悦,迎北魏孝武帝,复潼关。西魏文帝大统初,进爵为公
【生卒】:1208——1274字雄飞,真定(今属河北)人。少以文学知名。被诸王旭烈兀所召,并为王陈述西征二十余策。任彰德路总管。忽必烈即位,为翰林学士,兼太常少卿。至元五年(1268)为侍御史。九年,
楚王元偁孙,允则子。熙宁三年(1070),袭封蔡国公。后累官至武信军留后,卒,赠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高密郡王。徽宗即位,改封楚王。
【介绍】:相传为夏代浇之嫂。女歧为浇缝裳,于是共舍而宿,无夫而生九子。后少康使汝艾杀浇,误断女歧首。
【介绍】:北周京兆蓝田人。王悦长子。恃父威望,骄纵蛮横,所部军人有婚礼,非礼凌辱。军人诉之,父子均除名,配远防。孝闵帝即位,复其父职,父死,康嗣父爵,官司邑下大夫。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炎帝后裔。能辨土地不同性质和适宜种何种植物。颛顼任为土正。后世祀为后土之神。
【介绍】:唐京兆杜陵人。韦叔谐孙。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官朔方节度使。入为卫尉卿。
字思正,绛州绛县(今属山西)人。举制科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解州。宋仁宗即位,历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知制诰,同知枢密院事等。康定中,西北边用兵失利,议点乡兵,历久不决,遂罢枢府要职,以资政殿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