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守真
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进士。事母至孝。以通礼义之学,拜太常博士。卒于宁州刺史任上。(,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绛州稷山人,字方忠。登进士第。高宗永淳中,授太常博士,时谓其称职。武周天授时,为司府丞,推核诏狱,多裁恕,全免数十姓。出为汴州司马,历迁成、宁等州刺史,政不务威严,吏民怀之。有《裴氏家牒》、《神岳封禅仪注》。
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进士。事母至孝。以通礼义之学,拜太常博士。卒于宁州刺史任上。(,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绛州稷山人,字方忠。登进士第。高宗永淳中,授太常博士,时谓其称职。武周天授时,为司府丞,推核诏狱,多裁恕,全免数十姓。出为汴州司马,历迁成、宁等州刺史,政不务威严,吏民怀之。有《裴氏家牒》、《神岳封禅仪注》。
字安生,京兆霸城(今陕西临潼西)人。博学有雄才,明天文图纬,性刚峻疾恶,好直言,深得苻洪、苻健赏识,官至宰相。苻生时,为司空,因疾恶佞臣董荣、强国等,被诬陷致死。【生卒】:?—356【介绍】:十六国时
又称孺子婴。广戚侯刘显子,宣帝玄孙。平帝即位,王莽专政。平帝死,无子,莽立婴为太子,史称孺子婴。莽称帝,贬为定安公。绿林军起义,平陵人方望起兵拥他至临泾,立为汉帝,被刘玄派李松率兵击杀。
【介绍】:宋洪州丰城人。好学不能自给,随里人入庐山,所获资即市酒尽醉。后聚生徒数十,讲诵于南台山。因大醉,一夕卒。有诗集。
【介绍】:明浙江嘉善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由知县累迁福建按察副使。天启时以代周宗建输“赃”,坐削籍。崇祯初,起故官,分巡苏、松。坐事贬秩,未行而宜兴民变,英奉命往谕,惩豪家僮客数人而定。辅臣周延儒与豪
【生卒】:1526—1590【介绍】: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
字伯尼,威子。初名哲,字知人。父因其早慧、懂音律,改名。起家太子通事舍人,与国子博士何妥议乐律。群官多附夔,妥告其父子朋党,免官。炀帝时,位至通议大夫,坐父事免,卒于家。(,参见《北史》)【介绍】:隋
【介绍】:唐人,字大亮。曾居京兆盩厔,与白居易为友。德宗贞元中登太常第。宪宗元和六年,撰《大统纪》。文宗大和三年,官主客郎中。又作传奇《长恨歌传》,记唐玄宗与杨贵妃故事。《东城老父传》、《开元升平源》
字无异,号山史。陕西华阴人。明诸生。博雅能古文,爱好金石,所藏古书画、金石最为丰富。通濂、洛、关、闽诸学,好《易》学,精于图像,擅长书法,交游遍天下,为关中士人领袖,与三李齐名。明亡后,绝仕进。康熙中
【生卒】:?——1868姓氏不详。同治七年,捻军攻沧州时被俘获,进献给张总愚,出剪刀刺伤张总愚,被杀死。
萧山(今属浙江)人。丈夫早卒。明清之际,率二个儿子避乱九里坳。曾遇“贼”以刀威胁,夺刀嫠己面,将被杀,两儿子请代死,得免。曾作《勖子歌》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