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益
【介绍】:
元人。知龙阳州。地遭兵乱,人民饥馑,益设法赈济,抚民如子,民亦视之如父母。升常德路总管。
【介绍】:
元人。知龙阳州。地遭兵乱,人民饥馑,益设法赈济,抚民如子,民亦视之如父母。升常德路总管。
字贲远,原名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历右司员外郎,户部侍郎等。钦宗立,擢户部尚书,领开封府,支持陈东等请愿。附耿南仲以误国,拜同知枢密院,与耿南仲赴金,割两河地求和,至绛
字延宾,虔弟。位至司农少卿。卒。(,参见《北史》)
献诚从弟。以军功拜试太常卿,兼右羽林将军。后位至检校户部尚书。为人守正不挠。(,参见《新唐书》)【介绍】:唐陕州平陆人。张守珪侄。代宗大历中,以军功累迁至检校太常卿,兼右羽林将军。三年,授梁州刺史、山
字汝勉,慈溪(今浙江镇海西北)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改任河南道御史。上疏言事,被贬余干典史。筑决堤数十丈,人称刘公堤。后为长沙同知、风阳知府。治行卓异。以忧归,卒。
【生卒】:1115——1184字仁甫,眉州丹稜(今属四川)人。绍兴进士。历秘书少监兼权起居舍人、实录院检讨官,秘阁修撰、权同修国史、权实录院同修撰,秘书郎兼检讨官等。淳熙十一年(1184),以疾请致仕
【生卒】:1743—1800【介绍】:清贵州贵筑人,字文光。幼读书。乾隆间从攻缅甸、大小金川、廓尔喀,官至四川川北镇总兵。嘉庆初从德楞泰、额勒登保入川镇压白莲教徒王三槐等各支起义军。后在蓬溪与冉天元部
南朝齐、梁时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仕齐至给事黄门侍郎、扶风太守。入梁,历为尚书左丞,广平、天门二郡太守,左卫将军,封建宁公。
【介绍】:唐人。文宗开成中登进士第。宣宗大中十一年,为京兆府参军,主京兆府试。京兆尹张毅夫诬以解送举人有私,奏贬澧州司户。后获昭雪,官至侍郎。
【生卒】:?—94【介绍】:东汉颍川定陵人,字孝公。丁綝子。从桓荣受《欧阳尚书》,嗣爵陵阳侯。明帝永平十年征拜侍中。章帝建初四年,奉诏与诸儒论定“五经”同异于白虎观,鸿论难最明,时人有“殿中无双丁孝公
【生卒】:?—172【介绍】:东汉宗室。桓帝弟。封蠡吾侯,嗣渤海王。行为险辟,僭傲不法。延熹八年坐谋不道贬廮陶王。后被宦官王甫等诬告谋反,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