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管仲

管仲

【生卒】:?—前645

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颍上(今属安徽)人。初事齐公子纠,后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相,进行改革,分国都为十五士乡和六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以士乡的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实行按土地好坏分等收税,大力发展渔盐事业。并用官府力量铸造、管理货币,通货积财,因而国富兵强。辅佐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北伐山戎,南伐荆楚。九会诸侯,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参见《国语·齐语》)


【生卒】:?—前645

【介绍】:

管敬仲。春秋时齐国颍上人,名夷吾,字仲。与鲍叔牙友善。初事公子纠,奔鲁。齐襄公被杀,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即桓公)争位失败,以好友鲍叔牙推荐,桓公不念前仇,于鲁庄公九年任为卿,尊为仲父。执政期间,因势制宜,实行改革。实行国野分治,分国都为士乡十五,工商乡六;分鄙野为五属,设五大夫分别治理。并以士乡乡里编制与军队编制相结合,编制三军。制订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可选为上卿之赞。于野则主张按土地肥瘠,分级征税。设盐铁官,煮盐制钱。适度征发力役,无害农时,禁止掠夺家畜。并制定以交纳兵器赎罪之刑法等等。齐日益富强,使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名,九合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卒谥敬。今本《管子》,托名管仲所作,其中《牧民》、《形势》、《权》、《乘马》等篇有其遗说,《大匡》、《中匡》、《小匡》等篇述其遗事。


【生卒】:?—前645

【介绍】:

管敬仲。春秋时齐国颍上人,名夷吾,字仲。与鲍叔牙友善。初事公子纠,奔鲁。齐襄公被杀,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即桓公)争位失败,以好友鲍叔牙推荐,桓公不念前仇,于鲁庄公九年任为卿,尊为仲父。执政期间,因势制宜,实行改革。实行国野分治,分国都为士乡十五,工商乡六;分鄙野为五属,设五大夫分别治理。并以士乡乡里编制与军队编制相结合,编制三军。制订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可选为上卿之赞。于野则主张按土地肥瘠,分级征税。设盐铁官,煮盐制钱。适度征发力役,无害农时,禁止掠夺家畜。并制定以交纳兵器赎罪之刑法等等。齐日益富强,使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名,九合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卒谥敬。今本《管子》,托名管仲所作,其中《牧民》、《形势》、《权》、《乘马》等篇有其遗说,《大匡》、《中匡》、《小匡》等篇述其遗事。


猜你喜欢

  • 张谠

    【生卒】:?—474【介绍】: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处言。仕宋,孝武帝时为泰山、魏郡太守,明帝时官东徐州刺史。归魏,仍官东徐州刺史。后至京师,封平陆侯,加平远将军。性开通,深得世族士人敬重。

  • 徐偃

    【介绍】:西汉人。祝兹侯徐厉孙。从申公学《诗》,为博士。景帝中元六年嗣侯,为胶西中尉。曾奉命循行郡国,举兼并之徒为利者以治罪。武帝时议封禅,不合帝意,被绌。建元六年,国除。

  • 刘休仁

    【生卒】:433—471【介绍】: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二子。封建安王。宋孝武帝时,官至湘州刺史、护军将军。前废帝即位,受非人之遇。废帝诛,推崇宋明帝,为扬州刺史。明帝泰始初,四方反,休仁亲当矢

  • 王蒙

    【介绍】:宋饶州鄱阳人,字养正,号双岩。以训行孝谨著称于州闻。有《双岩集》。

  • 魏玄

    字僧智,任城(今山东济宁)人。魏末居新安,聚乡人从韦祐袭击东魏军。西魏大统末积战功任河南郡守、大都督,率部据伏流。北周初,进位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天和四年,为和州刺史,伏流防主。率兵拒斛律光军,有战绩。

  • 黄攀龙

    【介绍】:清湖南桂东人。精于攻木。康熙初武昌黄鹤楼势倾斜,攀龙整修如旧,省费万计。他如架桥修堰,均能事半功倍。

  • 泰不华

    【生卒】:1303——1352字兼善,伯牙吾台部人。年十七,江浙乡试第一。明年,赐进士及第,授集贤修撰,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至正元年(1341)任绍兴路总管。革除吏弊,平均赋役。参与编纂辽、宋、金三史

  • 张纫茝

    【介绍】:清江苏吴江人,字芬扬。张栋子。亦工山水,笔致疏秀。

  • 辛肜

    【介绍】:东汉人。新莽末为敦煌都尉。与窦融友善。光武初为敦煌、酒泉太守。随融征隗嚣,以功封扶义侯。

  • 刘晓

    【介绍】:明江西安福人,字伯光,号梅源。举人。曾往南京师事王守仁。归后集有志此学者为惜阴会,首倡吉安讲学之风。后官新宁知县,有惠政,解官归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