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白圭

白圭

【生卒】:1419——1474

字宗玉,南宫(今属河北)人。正统进士。授御史。监军征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审理疑狱百余案。随从英宗北征,兵败土木堡逃回。历升陕西按察副使、浙江右布政使。天顺时,历官右副都御史、工都尚书。参赞南和侯方瑛军讨擒贵州东苗干把猪。成化元年(1465)督军镇压刘千斤起义,后历升官为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性格简重。十年死。赠少傅,谥恭敏。


【生卒】:1419—1474

【介绍】:

明真定府南宫人,字宗玉。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军攻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土木之变,陷身后脱还。天顺二年进右副都御史,赞方瑛军镇压贵州苗干把猪起事。旋巡抚湖广。入为兵部侍郎,进工部尚书。成化元年,提督军务,镇压荆襄流民刘通等起事。事平,加太子少保。改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议出兵大举搜河套,调兵征粮,内地负担甚重,而所遣大将皆畏怯不任战,终于无功。卒官。谥恭敏。


【介绍】:

战国时人,名丹,字圭。魏惠王时为相,善筑堤治水,自称胜于禹。主张减轻田税,二十分取一。一说,与经商致富之白圭为同一人。


【介绍】:

战国时周人。魏文侯时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致富。五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以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战国时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战国时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介绍】:

战国时周人。魏文侯时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致富。五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以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猜你喜欢

  • 许显纯

    【生卒】:?——1628定兴(今属河北)人。举武会试为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性残酷,大狱频兴,毒刑拷打,杨涟等十余人,皆死显纯手。崇祯初伏诛。【生卒】:?—1628【介绍】:明保定府定兴人。举武会试,擢锦

  • 陈熙晋

    原名津。字析木。浙江义乌人。优贡生。历官贵州开泰、龙里、普定知县,仁怀同知,湖北宜昌知府。学识广博,长于考证。著有《春秋述义拾遗》八卷,《古文孝经述义疏证》五卷,《帝王世纪》二卷,《贵州风土记》三十二

  • 李元弼

    【介绍】:明广东人,字靖吾。万历中卜筑江皋,题为十景,与友朋唱和,集所作为《江皋小筑集》。

  • 史嗣彪

    【介绍】:清江苏金坛人,字斑如,号霁岩。画山水晕润有气,善楷书,一日能作万字。乾隆二十二年钦取内阁中书,卒于官。

  • 俞纵

    【生卒】:?—约328【介绍】:东晋宣城人。晋成帝初为桓彝部将。苏峻之乱,彝遣纵守兰石,峻遣将来攻,纵将败,固守不退,力战而死。

  • 付吉

    【介绍】:明顺天府大城人。举人。永乐中官监察御史,刚直有为。迁陕西按察副使。

  • 陶滋

    【生卒】:1484—1538【介绍】:明山西绛州人,字时雨。陶琰子。正德九年进士。授行人,以谏武宗南巡被杖,谪国子学正。嘉靖初,官兵部郎中,以争“大礼”被杖,戍榆林。十五年赦还。有《石鼓文正误》。

  • 张然

    【介绍】:清江苏松江人,徙浙江嘉兴。张涟子。工诗画。康熙二十八年入京,供奉内廷三十余年。兼工庭园设计,与弟张熊等设计瀛台、玉泉、畅春等园。

  • 伊娄灵

    【介绍】:西魏代人。善骑射,为宇文泰所知。尝谓之曰:昔伊尹阿衡于殷,致主尧舜,希娄灵不替前绪,赐名尹。历卫将军,隆州刺史,赐爵卢奴县公。

  • 朱奠培

    【生卒】:1418—1491【介绍】:明宗室,号竹林嬾仙。朱权孙。正统十四年袭宁王位。性孤僻多疑,与临川、弋阳二王交恶,乃梅陷之,致二人皆被夺爵。工书善画。卒谥靖。有《松石轩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