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鏊

王鏊

【生卒】:1450—1524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閤大学士,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鏊初开诚与言,偶见听纳,后瑾专横更甚,祸流搢绅,鏊不能救,乃辞官而去。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


【生卒】:1450——1524

字济之,吴(今江苏吴县)人。父琬,光化知县。年十六,随父读书,国子监诸生争相传诵他的文章。称为天下士。成化进士。授编修。弘治中,官至吏部右侍郎。正德中,任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少傅。与韩文诸大臣请诛刘瑾“八党”,未果。时刘瑾独揽大权,祸及缙绅,他不能救,四年求致仕。家居十四年,廷臣交荐不起。著有《性善论》。取士尚经术。使弘治、正德年间,文体为之一变。卒。赠太傅,谥文恪。


【生卒】:1450—1524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閤大学士,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鏊初开诚与言,偶见听纳,后瑾专横更甚,祸流搢绅,鏊不能救,乃辞官而去。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


【生卒】:1450——1524

字济之,吴(今江苏吴县)人。父琬,光化知县。年十六,随父读书,国子监诸生争相传诵他的文章。称为天下士。成化进士。授编修。弘治中,官至吏部右侍郎。正德中,任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少傅。与韩文诸大臣请诛刘瑾“八党”,未果。时刘瑾独揽大权,祸及缙绅,他不能救,四年求致仕。家居十四年,廷臣交荐不起。著有《性善论》。取士尚经术。使弘治、正德年间,文体为之一变。卒。赠太傅,谥文恪。


【生卒】:1450—1524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閤大学士,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鏊初开诚与言,偶见听纳,后瑾专横更甚,祸流搢绅,鏊不能救,乃辞官而去。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


猜你喜欢

  • 侯希逸

    平卢(今辽宁朝阳)人。袭杀安禄山大将徐归道后,代王玄志为平卢军使,又数次打败李怀仙等,拜平卢、淄青节度使。统领淄青时,治兵务农,深得人心。晚年崇奉佛教,怠于政事,甚为军州所苦,被部下驱逐。(,参见《新

  • 刁彝

    【介绍】:东晋渤海饶安人,字大伦。刁协子。王敦以诛刘隗、刁协为名起兵,协被杀。王敦平后,彝斩仇人党,诣廷尉请罪,朝廷特宥之。历尚书吏部郎,累迁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广陵。卒官。

  • 陈敬宗

    【生卒】:1377—1459【介绍】:明浙江慈溪人,字光世,号澹然居士,又号休乐老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宣德初转南京国子监司业,进祭酒。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致仕归,卒谥文定。德望文章,

  • 章僚

    【介绍】:五代时南唐人。官如京使。昇元中出使高丽国,著《海外使程广记》,详录所经海道及其国山川、事迹、物产等。

  • 永琮

    【生卒】:1746——1747乾隆帝第七子。端慧太子之弟。乾隆帝欲立为太子者。两岁即死,谥曰悼敏。嘉庆四年(1799)追封为哲亲王。

  • 乔瑞

    【介绍】:明山西霍州人。嘉靖五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审案详慎,冤狱得以平反。岁饥,赈救及时,全活甚众。累迁大名兵备兼河道。整饬武备,通利漕渠。迁山东左参政,卒于奉表入京途中。

  • 张大复

    【生卒】:1554—1630【介绍】:明苏州昆山人,字元长,又字星期,一作心其,号寒山子。通汉唐以来经史词章之学。有《昆山人物传》、《昆山名宦传》、《梅花草堂笔谈》、《闻雁斋笔谈》及戏曲《醉菩提》、《

  • 李宇

    灵夔曾孙,嗣鲁王道坚子,袭父封。至德元年任右金吾将军。后改嗣邹王。(,参见《新唐书》)

  • 许应骙

    【生卒】:?—1903【介绍】:清广东番禺人,字筠庵。道光三十年进士。以翰林院侍读学士为甘肃学政,迁兵部侍郎,光绪间累官礼部尚书。戊戌维新期间,守旧迂谬,阻挠新政。政变后,擢为闽浙总督,兼署福州将军。

  • 赵子崧

    【生卒】:?——1132字伯山。燕王德昭五世孙。崇宁进士。宣和间,累官至宗正少卿,除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汴京失守,起兵勤王,道阻未能进军。闻知张邦昌僭位,致书康王,请遣师阻击金兵于河上,迎请两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