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弘

王弘

【生卒】:379—432

字休元,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为东晋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后辅佐刘裕以宋代晋,文帝时官至司徒。在任曾修订同伍犯法连坐律;提高百姓服役年龄。为官不谋财利,家无余财。元嘉九年死,谥称文昭公。(,参见《南史》)


【介绍】:

明南京广洋卫人,字叔毅。弘治六年进士。授行人,擢南京都察院御史。正德初,以论列刘瑾罪状,黜为民。瑾诛,起广东按察副使。嘉靖初,群臣议大礼,弘不附名,士论韪之。


【介绍】:

唐太原人。高宗永徽时在世。善画人马。


【生卒】:379—43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元。王导曾孙。东晋末,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曾以农务顿息,建议屯田。从刘裕征战,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长史,转左长史。曾为刘裕请九锡。入宋,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宋少帝景平二年,参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及羡之等被杀,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文帝亲信,仍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曾上表请士人不与庶民连坐,人丁全役自十六岁改为十七岁等。文帝元嘉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历任藩辅,不营财利。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人皆依仿之,谓之“王太保家法”。


六合(今属江苏)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御史。正德元年(1506)偕薄彦徽等上疏,请留任刘健谢迁,而痛斥刘瑾等人罪,瑾怒,令杖归。


【生卒】:379—43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元。王导曾孙。东晋末,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曾以农务顿息,建议屯田。从刘裕征战,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长史,转左长史。曾为刘裕请九锡。入宋,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宋少帝景平二年,参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及羡之等被杀,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文帝亲信,仍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曾上表请士人不与庶民连坐,人丁全役自十六岁改为十七岁等。文帝元嘉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历任藩辅,不营财利。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人皆依仿之,谓之“王太保家法”。


猜你喜欢

  • 铁木儿塔识

    字九龄,康国王脱脱之子。对伊、洛诸儒的书,深有研究。任中书右丞、平章政事。曾遣官坐市肆,打击贪民利用购买民众赋筹获取高利的活动,在为左丞相时,修饰纲纪,置仓备荒,兴办国学。后得暴病去世,追封为冀宁王。

  • 陆庆

    【介绍】:南朝陈吴郡人。少好学,通五经,初仕梁武陵王国右常侍,除娄令。值梁季丧乱,改习释典。陈文帝天嘉初,征通直散骑侍郎,不就。永阳王欲与相见,固辞以疾。后筑室屏居,以禅诵为事。

  • 吴思达

    【介绍】:元蔚州人。仁宗延祐间为开平县主簿。兄弟六人,以父命析居。父卒,会宗族,泣告其母,谓“兄弟分居十余年,今多破产,不忍坐视”。即以私财代偿其债,更复共居。

  • 周在

    【介绍】: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善卿。正德九年进士。授宝坻知县。忤太监王孜,遭械治。复职后,又以案治薛鸣凤忤刘瑾,廷杖下狱。再擢御史。嘉靖时以疏论王琼阴狠,杖责,出为吉安推官。有《燕京逮事录》、《行台纪兴

  • 安友权

    【介绍】:五代时代北人。安元信(子言)子。后唐昭宗时,久为羽林军将。约于乾宁中出为安南节度使。官至诸卫大将军。

  • 刘不识

    【生卒】:?—前143文帝孙,梁孝王子。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梁孝王死,窦太后甚悲,景帝遂分梁国封其五子为王,他被立为济阴王。立一年卒,无子,国除,地入于汉,设为济阴郡。(,参见《史记》)

  • 李孝节

    神通子,封清河王。后例降为公。(,参见《新唐书》)

  • 宋斌

    【介绍】:宋袁州人,字文叔。少师朱熹。飘泊困顿,年且八十,为赵与懽所延。卒葬西湖。

  • 丘和

    【生卒】:552—637【介绍】:隋唐时洛阳人,后徙郿。少重气任侠,长乃折节自将。仕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入隋为右武卫将军,封平城郡公,历资、梁、蒲三州刺史。炀帝北巡,和馈献精腆,遂拜交趾太守。善抚吏士,

  • 孔鲋

    【生卒】:?—前209字甲。孔子八世孙。子慎之子。秦焚书坑儒后隐居民间。秦末农民起义,和鲁国儒生持孔氏礼器投奔陈胜、吴广起义军,被陈王任为博士。起义失败,和陈胜同死于陈,时年五十七。(、)【生卒】: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