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濋
【介绍】:
明僧。浙江天台人,字兰江。尝说法于吴中,僧俗听讲者座至无所容。后居天界寺。太祖闻,召对称旨,制“清濋说”赐之。晚居无锡东禅寺。有《望云集》等。
【介绍】:
明僧。浙江天台人,字兰江。尝说法于吴中,僧俗听讲者座至无所容。后居天界寺。太祖闻,召对称旨,制“清濋说”赐之。晚居无锡东禅寺。有《望云集》等。
【生卒】:760-847字举之,播弟。贞元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河南尹、户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曾于长庆、会昌年间四典选举,所擢皆当时辞艺之士,人皆赏其精鉴徇公。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参见《新唐书
南朝宋、齐时人,字景山,祖籍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宋孝武帝时,巴陵王、临海王、豫章王、晋安王年幼,岱历为诸王谘议参军,代诸王行事,处事得宜,为时人所称。后废帝时,迁为益州刺史,为官清直。齐朝时,历任
【生卒】:1878—1911【介绍】:清顺天宛平人,本名惠熙,字亮臣。陆钟琦子。光绪三十年进士。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授编修,擢侍讲。宣统三年,由京赴晋。山西新军攻抚署时,与父同被击毙。
芳族兄。轻财有侠义之名。孝文帝至徐州,用为徐州别驾。迁沛郡太守,后居乡十余年不愿任朝官。朝议虑其南奔,征为羽林监。卒。【介绍】:北魏彭城人。刘芳族兄。为人轻财通侠。孝文帝至徐州,见而善之,拜徐州别驾,
【生卒】:?—前512【介绍】:春秋时晋国国君,名去疾。昭公子。立六年,周景王卒,王室乱。晋六卿平王室之乱,立周敬王。十二年,晋公室祁氏、羊舌氏相恶于君,六卿以法尽灭其族,分其地为十县,各以其子为县大
【生卒】:1630—1699【介绍】:清浙江平湖人,原名世枋,字次友,一字义山,号雅坪。十四岁时,清兵南下,父被执,求代父,清将令读扇上诗,应声解答,将军喜,携之北去。后得脱归,补诸生,入国学。康熙六
【生卒】:925—1007【介绍】:宋南阳人,后徙潭州,字举之。朱葆光子。少好读书,时朱遵度称“朱万卷”,昂称“小万卷”。宋初,为衡州录事参军。真宗咸平二年,召为翰林学士。逾年,以工部侍郎致仕。喜购奇
【生卒】:?—7【介绍】:西汉汝南上蔡人,字文仲。翟方进少子。少以父任为郎,出为南阳都尉,累迁至东郡太守。平帝崩,孺子婴立,王莽执政。义举兵讨莽,立刘信为天子,义号大司马柱天大将军。移文郡国,应者甚多
【介绍】:清江西南昌人,字公行。生而颖慧,性行端谨。通音律,善鼓琴。康熙中荐至京,累擢刑部郎中,迁福建兴化府知府,具疏力辞,遂留京分辑律吕诸书,食三品俸。年八十五卒。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初为太学生,应募从军。从讨和龙、吐谷浑有战功位,至平南将军、北豫州刺史,封安城侯。卒於献文帝时。(,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代人。以太学生应募从征,有功,赐爵介休男。后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