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沈一贯

沈一贯

【生卒】:1531—1615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字肩吾,鄞(今浙江宁波)人。隆庆进士。授检讨,充任日讲官。历时累官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时,朝政已乱。数年之间,矿税为民害,诬劾逮系者,尽滞狱中。一贯等数谏不理。在位虽小有补救,大事依违其间,物望渐减。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支持清议,好同恶异。至楚宗、妖书、京察三事,独犯不韪,论者丑之。后官至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被弹劾,求归。家居十年卒。赠太傅,谥文恭。


【生卒】:1531—1615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字肩吾,鄞(今浙江宁波)人。隆庆进士。授检讨,充任日讲官。历时累官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时,朝政已乱。数年之间,矿税为民害,诬劾逮系者,尽滞狱中。一贯等数谏不理。在位虽小有补救,大事依违其间,物望渐减。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支持清议,好同恶异。至楚宗、妖书、京察三事,独犯不韪,论者丑之。后官至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被弹劾,求归。家居十年卒。赠太傅,谥文恭。


【生卒】:1531—1615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猜你喜欢

  • 千奴

    和尚之子。至元二十六年(1289)为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使。时丞相桑哥擅权,他在柳林晋见忽必烈,陈其罪状。在任江西湖东、江南湖北两道廉访使期间,刚正不挠,揭露伯颜徇情弄法,败坏纲纪的罪恶。延祐五年(13

  • 汪曰桢

    【生卒】:1813—1881【介绍】:清浙江乌程人,字刚木,号谢城,又号薪甫。咸丰二年举人。官会稽教谕。精史学,又长于算学、音韵学。与李善兰友善,常相通信讨论。有《历代长术辑要》、《四声切韵表补正》、

  • 苏烈

    南朝宋、齐时入,字休文,苏侃弟。初为东莞令,累迁至游击将军。以平袁粲功,封吉阳县男。齐世历巴州刺史、陈留太守。【介绍】:南朝齐武邑人,字休文。苏侃弟。初仕宋为东莞令。累官至山阳太守。宋末司徒袁粲镇石头

  • 方应纶

    【介绍】:清湖南巴陵人,字綍书,一字雪浦。方桂子。嘉庆四年进士,历任御史,广东、浙江盐运司使,有廉声。有《雪浦存稿》。

  • 陆人龙

    【介绍】:明钱塘人。字君翼,别号平原孤愤生。生活于万历至明末。曾以平原孤愤生笔名撰写长篇小说《辽海丹忠录》,又以陆人龙本名撰写《型世言》,参与其兄陆云龙之出版、选评活动。《型世言》在1987年被法籍华

  • 周行己

    【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字恭叔,号浮沚。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师事程颐。徽宗崇宁中,官至太学博士。后为齐州教授,发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学。大观三年,罢归,筑浮沚书院以讲学。宣和中,除秘书省正字。有

  • 蒋伊

    【生卒】:1631—1687【介绍】:清江苏常熟人,字渭公,号莘田。康熙十二年进士,甫释褐,即具疏上所著《玉衡》、《臣鉴》二录。散馆,授监察御史,补广西道御史,于民间疾苦多有疏奏。迁河南按察副使,提督

  • 沈观

    【介绍】:明浙江钱塘人,字用宾。画山水学马远、盛懋。亦工杂画。

  • 李神福

    【生卒】:947——1010开封(今属河南)人。少事太宗于晋王府。及即位,授入内高品。从征太原。淳化四年(993),迁崇仪副使、勾当皇城司。真宗即位,迁皇城使、内侍省入内内侍都知、旋加昭宣使、勾当皇城

  • 黄达

    【介绍】:清江苏华亭人,字上之。乾隆十七年进士,官淮安教授。工诗,欲与吴中七子争名。有《一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