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殷琰

殷琰

【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


【生卒】:415—473

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北)人。初为江夏王刘义恭征北行参军,累迁至豫州刺史。宋明帝时,晋安王刘子勋反,他为部属所挟,起兵响应,坚守城池近一年,晋安王失败,始降。后复官至少府,后废帝元徽元年卒。(,参见《南史》)


【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


【生卒】:415—473

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北)人。初为江夏王刘义恭征北行参军,累迁至豫州刺史。宋明帝时,晋安王刘子勋反,他为部属所挟,起兵响应,坚守城池近一年,晋安王失败,始降。后复官至少府,后废帝元徽元年卒。(,参见《南史》)


【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


猜你喜欢

  • 包裕

    【介绍】:明广西桂林人,字好问。成化十四年进士。授抚州推官,仁恕公廉,郡无冤狱,时称“小包”。征授御史,有骞谔风。弘治元年巡按贵州,后累擢云南按察副使。以疾致仕归。有《拙庵稿》。

  • 周密

    【生卒】:880-954字德峰,应州神武川(今山西山阴东)人。初事李克用,后唐一代历掌军职。后晋天福年间迁保大军节度使,移守数镇。后汉时归京,后周显德初卒。【介绍】:东晋汝南安成人,字泰玄。周馥子。性

  • 毕定邦

    【生卒】:1832——1857字康侯。山东淄川(今淄博市南)人。武童,投效福建漳州官军。咸丰中,从征小刀会,进攻太平军,转战漳州、邵武、建宁诸地,历官参将至副将。咸丰七年,战死白水墩。封世职,谥愍烈。

  • 储嗣宗

    【介绍】:唐人。宣宗大中进士。与顾非熊相结好,以诗著名。有集。

  • 梁敬帝夏太后

    南朝梁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人,被纳于湘东王宫,生敬帝。承圣元年(552),拜晋安王国太妃。绍泰元年(555),尊为太后,次年敬帝被废,降为江阴国太妃。

  • 娥永乐

    【介绍】:北齐人。文宣帝时官武卫,勇力绝伦,甚受恩遇。废帝高殷嗣立,常山王高演以兵逼废帝退位自立,永乐抚刃思效,为高归彦所杀。

  • 张鲁

    字公祺,沛国丰(今属江苏)人。祖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他初被益州牧刘焉授以督义司马,奉命与张修进攻汉中。后杀张修并收编其众,占据汉中。推行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境内安定,生产发展,户口增加。建安二十年

  • 罗点

    【生卒】:1150—1194【介绍】:宋抚州崇仁人,字春伯,号此庵。孝宗淳熙二年进士。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为皇孙教授,摭古事劝戒,为《鉴古录》以进。迁兵部尚书。光宗不朝重华宫,点与侍从同列奏请过

  • 吴锡麒

    【生卒】:1。746—1818【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圣征,号穀人。乾隆四十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国子监祭酒。尝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善诗词,尤工骈体文,与邵齐焘等人并称八家。所著《有正味斋集》,传诵

  • 唐恕

    【介绍】:宋江陵人,字处厚。唐介孙。徽宗崇宁初为华阳令,以不能奉行茶法忤使者,免归。其弟唐意为南陵令,亦以病自免,兄弟杜门躬耕。钦宗靖康元年,诏起为监察御史,意亦以荐召对,因贫不能行,竟饿死江陵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