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昶

李昶

小名那,顿丘临黄(今河南清丰)人,彪孙。宇文泰用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参修国史。转黄门侍郎,参与机要,受泰信用。赐姓宇文氏。北周时,历任御正中大夫、纳言,昌州刺史。封公爵。文笔华美,自言文章,不足以传后进,为政可追踪古人。卒。(,参见《北史》)


【生卒】:1202——1289

字士都,东平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兴定二年(1218)参加廷试,以《春秋》中第二甲第二人。初为征事郎。孟州温县县丞。蒙古军下河南,奉亲还乡里。为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1259年,为忽必烈召见,提出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等治国之策。中统二年(1261)陈条十二事,划除宿弊。先后任吏礼部尚书,南京路总管兼府尹,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著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1363—1431

【介绍】:

明陕西泾阳人,字文烨。洪武二十九年由举人入国学。擢左军都事,升户部郎中。永乐初,以荐特升行部右侍郎,参预营建北京。宣德间,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卒官。


【生卒】:1203—1289

【介绍】:

金元间东平须城人,字士都。金宣宗兴定二年进士,仕至漕运提举。金亡,东平严实辟为都事。后以父丧去官,闭门教授,一时名士,多出其门。忽必烈攻宋,行经濮州,召见,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相告。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至元间累官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倾听其说。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致仕。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516—565

【介绍】:

北周顿丘临黄人,小名那。李彪孙。幼能属文,谒宇文泰,泰奇之,令入太学。后累官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甚为宇文泰信任,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武帝时官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昌州刺史。


猜你喜欢

  • 曹煐曾

    【生卒】:1664—1730【介绍】:清江苏上海人,字祖望,号春浦。康熙末贡生。工诗词,与从兄曹煜曾、曹炳曾均有诗名。有《长啸轩诗集》。

  • 陈步瀛

    【生卒】:1730—1789【介绍】:清江苏江宁人,字麟洲。乾隆二十六年进士,累官甘肃按察使。参与镇压回民田五起义,迁安徽布政使。官至贵州巡抚。

  • 吕绍妻张氏

    年十四,夫吕绍死,便请出家为尼。后凉主吕隆欲霸占为妾,张氏跳楼自杀。

  • 唐玄宗武皇后

    【生卒】:?-737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自幼入宫,王皇后废后册为惠妃,甚得恩宠。开元二十五年卒,追赠贞顺皇后。(,参见《新唐书》)

  • 毕万

    【介绍】:春秋时晋国人。毕公高之后裔。事晋献公。从公灭耿、霍、魏。得封魏地,为大夫。其后魏、韩、赵果三分晋国。

  • 甘京

    字健斋。江西南丰人。谢文洊之弟子。讲求有用之学,希望有济于世。与同乡封濬,曾曰都、危龙光、汤其仁、黄熙从学于谢文游,时称“程山六君子”。著有《轴园稿》十卷。【生卒】:1622—?【介绍】:明末清初江西

  • 苏寀

    字公佐,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第进士。历大理详断官,利路、湖北、淮南、成都路转运使,三司度支副使诸职。累官知审刑院。寀长于刑律,屡为法官,常以奏言受嘉奖。【介绍】:宋磁州滏阳人,字公佐。第进士。调

  • 章字子夏,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以豪侠闻名。家居城西柳市,号曰“城西萭子夏”。任京兆尹门下督,相随至宫廷,侍中诸侯贵人争与揖礼,而不与京兆尹言。与中书令石显相善,两人相互援护,故势倾一方。成帝初,

  • 李锴

    【生卒】:1686——1755字铁君。汉军正黄旗人。湖广总督李辉祖之子。副都统李恒忠之孙,大学士索额图之婿。轻视荣利,博学,工诗。曾充官库笔帖式,随即弃去。好山水,游历,筑室盘山廌青峰下,闭户吟诗。诗

  • 童容海

    【介绍】:清安徽无为人。本姓洪,入太平军后,改今姓。石达开部将。清咸丰七年随石达开出走。十年,率部脱离石达开。同治元年与李秀成会合,转战浙江,累封至保王。后在广德降清,复姓洪。次年随鲍超破宁国府,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