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岱

张岱

【生卒】:1597—1667以后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久居杭州。明亡,避居剡溪山,悲愤之情悉注于文字之中,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今存后集)。


【生卒】:414—484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景山。张裕子。少时兄弟俱知名,称张氏。宋时,州辟从事,后历任诸王属官,后废帝元徽中,为益州刺史,有政绩。累官吏部尚书。入齐,为吴郡太守,以历任清直,加给事中。齐武帝即位,为吴兴太守,以宽恕著名。迁南兖州刺史,未拜卒。


南朝宋、齐时人,字景山,祖籍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宋孝武帝时,巴陵王、临海王、豫章王、晋安王年幼,岱历为诸王谘议参军,代诸王行事,处事得宜,为时人所称。后废帝时,迁为益州刺史,为官清直。齐朝时,历任吴郡、吴兴太守,又以宽恕著名。官至南兖州刺史卒,谥号贞子。(,参见《南史》)


【生卒】:414—484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景山。张裕子。少时兄弟俱知名,称张氏。宋时,州辟从事,后历任诸王属官,后废帝元徽中,为益州刺史,有政绩。累官吏部尚书。入齐,为吴郡太守,以历任清直,加给事中。齐武帝即位,为吴兴太守,以宽恕著名。迁南兖州刺史,未拜卒。


南朝宋、齐时人,字景山,祖籍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宋孝武帝时,巴陵王、临海王、豫章王、晋安王年幼,岱历为诸王谘议参军,代诸王行事,处事得宜,为时人所称。后废帝时,迁为益州刺史,为官清直。齐朝时,历任吴郡、吴兴太守,又以宽恕著名。官至南兖州刺史卒,谥号贞子。(,参见《南史》)


【生卒】:414—484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景山。张裕子。少时兄弟俱知名,称张氏。宋时,州辟从事,后历任诸王属官,后废帝元徽中,为益州刺史,有政绩。累官吏部尚书。入齐,为吴郡太守,以历任清直,加给事中。齐武帝即位,为吴兴太守,以宽恕著名。迁南兖州刺史,未拜卒。


【生卒】:414—484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景山。张裕子。少时兄弟俱知名,称张氏。宋时,州辟从事,后历任诸王属官,后废帝元徽中,为益州刺史,有政绩。累官吏部尚书。入齐,为吴郡太守,以历任清直,加给事中。齐武帝即位,为吴兴太守,以宽恕著名。迁南兖州刺史,未拜卒。


猜你喜欢

  • 张溥

    【生卒】:1602—1641【介绍】: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天如,号西铭。幼即嗜学,读书每反复手抄,因以“七录”为斋名。天启四年,同创应社。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归,于次年

  • 孔子祛

    【生卒】:496—546【介绍】:南朝梁会稽山阴人。少孤贫好学,通经术,尤明古文《尚书》。初为国子助教,讲授《尚书》,听者常数百。迁西省学士,助贺琛撰录《梁官》。累迁中书通事舍人。梁武帝撰《五经讲疏》

  • 刘应时

    【介绍】:宋四明人,字良佐。喜好诗,与陆游、杨万里友善。有《颐庵居士集》。

  • 庾承宣

    【生卒】:?—835【介绍】:唐邓州新野人。庾光先孙。德宗贞元八年,登进士第。十年,中博学宏词科。初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福建观察推官。宪宗元和中,历郑滑观察判官、考功、度支员外郎、礼部侍郎、知贡举、刑

  • 张凤翼

    【生卒】:?—1636【介绍】:明山西代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广宁兵备副使。天启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专主守关,与孙承宗议不合。以丁忧去官。崇祯时累官兵部尚书。九年七月,清兵自

  • 赵承庆

    【介绍】:明凤阳人,赵辅子。成化末袭武靖伯。弘治间协守南京。正德初,刘健、谢迁去位,刘抗疏乞留。承庆与应天府尹陆珩录以示诸僚,为刘瑾所恶,削半禄闲住。

  • 龚自珍

    【生卒】:1792—1841【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璱人,号定庵,更名巩祚。龚丽正子。道光九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礼部主事。寻告归。博学负才气。早年从学于外祖父段玉裁。以后究心经世之学,并接受经今文

  • 周起渭

    【生卒】:1665——1714字渔塘。贵州贵阳人。康熙中期进士,由检讨累升至詹事府詹事。有诗才,尽力学苏轼、元好问、高启诸大家。为清代贵州诗人之冠。【生卒】:1662—1714【介绍】:清贵州贵阳人,

  • 张钧

    【介绍】:清安徽歙县人,字右衡,一字镜潭。家贫,借债购陈仓石鼓、禹穴、峄山诸碑,朝夕研究,遂工制印,刀法苍劲古雅。有《镜潭印赏》。

  • 郑襄公

    【生卒】:?—前587名子坚。灵公弟。前605年即位。元年,楚伐郑,郑背楚亲晋。前600年,楚又伐郑,晋来救援。前597年,楚庄王以郑附晋为由,发大兵伐郑,围郑三月,郑降楚,他肉袒牵羊迎接楚庄王。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