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太祖

宋太祖

【生卒】:927——976

即赵匡胤。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汉乾祐元年(948),应募入伍。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次年,以“杯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禁兵将领兵权。先后平定南方诸割据政权。遣将镇守北边,抵御契丹进犯。派文官出任州县长官,设转运使掌地方财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宰相之权。选精壮厢兵升为中央禁兵,立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颁《宋刑统》,惩罚贪赃枉法官吏。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整治汴梁运河。各地兴学,推行科举制度。在位十七年,病死。(一,)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猜你喜欢

  • 段韶

    【生卒】:?—571【介绍】:北齐姑臧武威人,字孝先,小名铁伐。段荣子。袭父爵。从高欢战于邙山,又从战于玉壁。历事高澄、文宣帝、废帝、孝昭帝、武成帝、后主。武成帝河清二年,北周引突厥兵攻齐,逼晋阳。次

  • 允禟

    【介绍】:见胤禟。

  • 解一贯

    字曾唯,交城(今属山西)人。正德进士。授工科给事中。陈讲学、修德、亲贤、孝亲、任相、远奸、用谏、谨令、戒欲、恤民十事,世宗嘉纳。嘉靖时,官刑科左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偕御史出核牧马草场。劾太监、内宦、

  • 陈瑄

    【生卒】:1365—1433【介绍】:明庐州府合肥人,字彦纯。喜读书,精骑射。少从大将军幕府,官都指挥同知。建文末迁右军都督佥事。燕军至,迎降。封平江伯。永乐初充总兵官,总督海运城天津卫。十年,言嘉定

  • 谅辅

    【介绍】:东汉广汉新都人,字汉儒。仕郡为五官掾。时夏大旱,太守出祷山川,连日无应。辅乃自暴庭中,积薪将自焚,须臾降雨,世称其至诚。

  • 宾继学

    【介绍】:明浔州府平南人。正统举人。历官吏部文选主事。廉介不阿,受尚书王鏊器重。

  • 霍瑄

    字廷璧,凤翔(今属陕西)人。由乡举入国学,授大同通判。正统二十年(1447),因推荐就任大同知府。也先挟持英宗至城下,他出城拜见,叩马号泣。也先众兵拔刀叱之,不为之动。英宗嘉叹。诏任山西右参政,仍治府

  • 王祚

    溥父。后晋时,掌盐铁案,以母老解职归家。后汉高祖即位,擢为三司副使。仕后周,为随州刺史。显德初,任华州刺史,不久,改镇颍州,疏浚通商渠,可通舟楫,郡无水患。宋初,授为宿州防御使,后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

  • 郭知运

    【生卒】:667—721【介绍】:唐瓜州晋昌人,字逢时。初为秦州三度府果毅,以功累迁伊吾军使。玄宗开元二年,从郭虔瓘击败突厥,加右骁卫将军。吐蕃入渭源,与薛讷等相掎角,败之。除陇右诸军节度大使、鄯州都

  • 刘德基

    【介绍】:金大兴人。宣宗贞祐元年,特赐同进士出身。守边邑,夏兵攻城,德基坐厅事,积薪其傍,谓家人曰:“城破即焚我。”及城破,家人不忍纵火,遂被执。不屈死。